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宋帆> 第一七二章 思想问题

第一七二章 思想问题(2 / 4)

然先要扫荡掉常州的义军之后方可继续进军。

当然,以三万西军精锐的实力,面对一群武器主要是农具的农民义军,要想解除常州之围,自然也非常轻松。在杨帆看来,这三万人马根本不必全部出动,只需三千精兵便留于此地便已足够,其他人马完全可以绕过常州继续向前,增援形势更加严峻的苏州、嘉兴等地。

事实上,以王禀等西军将领的军事素质,自然能看出此点,但是这些西军将领却大部分建议全部留下,奸灭所有义军之后方继续向南进军。据他们讲,一来多日未有战事,自己手下的士兵需要先拿这些战力不强的农民义军练练手;二来他们也答应过手下的士兵,让他们在战事中取些好处。江南之地富庶,他们在追剿那些义军的过程中,自然会累及无辜,捞取好处。

尽管对于这样的情况杨帆腹诽不已,但从这些天与王禀等人的相处来看,杨帆不认为自己的建议会被采纳——这些西军的思想素质完全没到一心为国的高度。

杨帆无心与这些兵痞同流合污,而且方腊占领杭州准备称帝之后,江南之地民心思动,他必须尽快赶到苏州将赵佶罢免朱勔的圣旨发布出去,以安定江南的民心。所以他决定带领自己的卫队及少量西军部队,绕过常州,先行向苏州进发。

将这样的想法向王禀通报之后,王禀自然没有异义,只是他为难的是,他怕没有哪个将领愿意随杨帆先行去苏州。毕竟留在常州剿匪不但有军功可捞,更有钱财可得。

正月初九这日,在王禀节帐里的一次将领会议上,杨帆正式提出这一计划,王禀便意味深长地问道:“杨大人此议甚好,毕竟这些日子附逆方匪之人日渐增多,早一天将皇上安抚的圣旨颁发下去,早一天人心安定。只是……这方匪之乱已漫延到苏州之地,为了安全起见,杨大人此去需带一千精兵出发,昨日让你们选一队精兵随杨大人出发,今天可有眉目?”

听了此话,几个统领便微微偏下头,避开王禀的目光。

“噢!”便在此时熙河路统制王渊悠悠地道,“本将帐下有一小校,昨日向我请命,愿带兵同杨在一同赶往苏州。”

“哈!好好!速速让你那小校带兵前去杨大人那儿报到。”王禀忙道,“杨大人不知何时出发?”

“今日大军想必能解常州之围吧?”杨帆问道。

“当然!一会大军出动,不出半个时辰,城外那些泥腿子便会被冲散。”王禀自信地道。

“那好!你们冲散这帮叛贼之后,我就不随在大家前去追击了,那时我会直奔苏州而去。”

“好!那祝杨大人一路顺风,咱们苏州再会!”王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