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宋帆> 第一九九章 捉人、救人

第一九九章 捉人、救人(2 / 4)

“这可由不得他!若是他不老实交待,你就给他催眠,哦,就是用你的幻胧之术对付他……”

“妾身明白……得到了这批财宝,相公打算怎么花啊?”

“现在有两方面的计划,一是我打算用一部分金银作储备资金,在这江南之地成立一个银行……就是咱们通常说的钱庄。江南经历了这场战乱,几个州府的经济已经崩溃,要想快速恢复这些地方的繁荣,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朝庭接下来要忙于北伐,是指望不上的。所以我只好代劳操下心了。”

“相公是想将那些金银物归原主?”

“哈哈!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我是要将这些金银借给他们,当然,利息要比官府那边低上许多……第二个打算么,就是用剩下的财宝打造几艘大船。”

“大船?相公莫不是要做海上生意?”聂云裳撇撇嘴,“又是开银行,又是造大船,相公是要把这些金银财宝全用在你的神工楼里啊,咱们不是说好要用它来复兴明教吗?”

“哈!其实这些都是为明教谋划的。成立银行主要是还是为明教建立一条筹集资金的正常渠道,而造大船,则是要在将来某个时候把咱们的教众转移到海外去。太姥山那边你们尽快撤离,先让大家分散到官府势力薄弱的苗疆、湘西之地去,在那儿大家可以发展教众,不过我仍担心咱们的势力一但扩大,仍会遭到朝庭的反扑,在大宋的这块地上,咱们还没有机会全心全意地改造教众,除非先到一个朝庭势力鞭长莫及、咱们又能说了算的地方。而这样的地方海外多的是。”

聂云裳自然对海外的情况知之甚少,不过听杨帆说那儿能找到自己说了算的“世外桃源”式的地方,她还是很高兴的。毕竟那是他们的终极理想。

杨帆这两项谋划,其中成立一家银行早有计划,这是他将来控制大宋经济命脉的手段之一。而对于让明教众人去海外发展,则是基于此次方腊失败的教训。方腊的造反,已经让官府上下对明教产生了万分的警惕,拿下帮源山之后,即便十五万的西军北撤,江南各地的官府也不会再对明教有任何的大意,太姥山总坛那边一定不会再是无人去管的世外桃源,纵然那儿再险峻,附近官兵也会拼命将它攻下。一但官府认真起来,以双方的实力对比来说,太姥山坚持不了多久。

原先杨帆打算借鉴我党初期的斗争路线,去山区官府势力薄弱之地打打土豪、联系联系群众,来发展自己的实力。可是通过这段时间在进剿方腊过程中,对各地地方统治模式的观察,杨帆不认为可以复制出一条后世我党的道路来——此时的中央集权其实要比新民主义义革命初期要强大上很多,而且经过历代的封建奴化教育,民智的开启远没有想像中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