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宋帆> 第二O六章 忧远

第二O六章 忧远(2 / 4)

唤宇文虚中的大臣。这宇文虚中杨帆之前并不了解,据说此人乃是进士出身,官至中书舍人,之后再任河北河东陕西宣抚使司参谋事,看样子对辽国情况甚是了解,倒是适合此职。宇文虚中接手燕云站后,原江南站的大部分人员,也要北归加入燕云站。

神机营的编制已经扩大到五千余人,有林冲统领训练,杨帆还是比较放心的,抽一个空闲,去视察一番、嘱咐几句便是。而真正让杨帆心急的,却是京城能与火器相配合的城防建设毫无进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年之后大宋北伐燕云,然后接下来便要面对金国的挑战。根据历史的轨迹,金国用不了多长时间便兵临汴梁城下。杨帆来到这个时代,所做的一切,其实便是为了那一天而准备。火炮、火枪如今已经献出,成编制的火器军队也已经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汴梁的城防也应该进行修整。

利用火器守城的最佳城防工程,自然是钢铁水泥城墙和火力交集的棱堡。这样的城防方案,杨帆早有提出,可是整个朝庭的眼光都放在了北伐之上,没有人愿意去花财力和人力来做这看上去根本“毫无意义”的事情。

其实,如果没有开启上帝视角的话,杨帆也会如他们一般不去过早的未雨绸缪。

当然,杨帆对于金国进攻的事情终究不敢大意,此时临行,他还想将此事再嘱托一人。此人便是统帅御前三衙、掌管京城防卫的太尉高俅。一来高俅只专注于他这一亩三分地,对于北伐之事并不热衷;二来高俅与自己甚是熟识,自己的话他多少会听得进去一些。

七月初六这天,杨帆便专门抽出时间造访高俅。当然,两人多日不见,这造访更像是要叙旧或是说告别。而高俅安排的见面地点也甚是随意:京都大球场的一个包间——今日正好有一场据说是十分吸引眼球的球赛,京城之中可谓是万人空巷,连赵佶也率一众皇家贵戚前来观看。

看球、谈事两不误,杨帆也十分喜欢这场合。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看看如今的京都大球场的盛况,杨帆也不禁感叹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当真是古今一理。

这种盛况对于赵佶或是高俅来说,自然是值得夸耀的功绩之一。杨帆心中暗想,若是赵佶经历一次金国的攻城之后,会不会就热衷起京城城防的建设来。

说话间,杨帆郑重地向高俅提出利用两年的时间,在加固京城城墙,广设炮台,多建棱堡。

对于这样的提议,杨帆先前已将详细的图纸送与了高俅。见杨帆提起此事,高俅便将图纸的内容大略回忆一遍,然后摇头道:“子航这番设计确实是可以将京城打造的固若金汤。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