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宋帆> 第二四六章 商战,重启序幕

第二四六章 商战,重启序幕(2 / 3)

行谈判,以确定从他们手中购得粮食的最终价格。

这则消息就像一块巨石砸落水中,给刚刚开市的粮食市场掀起了一层波浪。而它导致的结果便是:粮食期货的价格又开始猛涨。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果说先前众商家投身囤粮事情,不管怎么算计预料,终究还是有些担心杨帆会留底手,所以始终防控制着一条警戒线,保证自己不会因此倾家荡产。

可现在不同了,神工集团主动去与对手谈判,那便说明他们没有什么后招,在市场上买不到粮食的情况下,他们便如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人宰割。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大投资,那便是跟钱有仇。

而当前粮食市场的情况却是,所有的交易,包括实物以及期货,均通过早已签订的契约进行交易,并且这些契约皆在杭州官府所设的交易所进行了备案核准,交易的过程也由该所全程负责。当然,这样的负责也不是免费的,一但交易成功之后,交易所要抽取交易利润的二成作为税收。

而另一方面,官府对于商家手中的粮食数量的审查也是十分严格的,到了此时,能够核准进入市场的购粮契约实际已经饱和,要想再变出多余的契约,除非此时会出现一个袁隆平式的人物。

因此,在粮食数量已定并且皆已有主的情况下,想要再从中获利,那便只能加大成本投入,如此一来,粮价岂有不涨之理?

若是放在后世,参与这种交易的人们还会考虑庄家操盘之类因素,可是此时众商家只将它作为一种方便交易的途径,哪里会去过多考虑这种资本运作之时的风险与陷阱?

正月二十这日,大宋第一家期货交易所之内,粮食契约的交易价格已经涨到八十两一石。而根据交易所的统计,这些契约目前已有六成之多掌握在江南四大商会手中,而其余三成多由江南各地的散户掌握,而神工集团只掌握不足一成的契约。

这也是可以预料的结果,毕竟这段时期以来,江南的四大商会坚持的做法便是:不管神工集团出多少钱,他们都加一成收购。而原先囤积在各地大族家中的粮食,这个年节期间,也基本在曹齐的游说下,高价卖与了四大商会。

这还没完,随着神工集团公开谈判的消息传开,四大商会已经开始对市场之上的散户发起了最后的进攻。这些散户大多是各地不大不小的商家,他们手中有些余银,便瞅准了机会,动用关系,早早地签下了一批契约。

对于这部分商家手中的契约,四大商会还是志在必得的。毕竟在江南的商场上,他们的能量太大,可动用的关系和手段太多,在他们的威逼利诱之下,这些商家很难有反抗的勇气。

相比于四大商会,神工集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