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宋帆> 第三四七章 驸马(一)

第三四七章 驸马(一)(2 / 3)

丝毫不动心,那只能说明他不是个男人或者虚伪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杨帆介意的是赵佶用在他身上的小手段。自己成为驸马爷之后,虽然身份尊贵了不少,但照例是不能再担任任何要职的。赵佶此招可谓一箭双雕,既解除了自己的潜在的威胁,又给了自己一个不错的胡萝卜,让自己不至于心生怨恨。

可是如此一来的话,自己先前在军中建立的威望,自己收拢的良臣名将、自己之前所付出努力将皆有付诸流水的可能。没有了权力,自己只能看着一帮猪队友使劲折腾,折腾到自己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宋被金人所灭。

回到京城,在谭稹亲自代赵佶向杨帆说了将他招为驸马的意思之后,杨帆也是第一时间将一众幕僚招来,商议此事的利弊,还有接下来的对策。

不过这些幕僚对此事利弊虽然分析的条条入理,但却无人能够想出一个既不惹怒赵佶,又可保留杨帆现有权力的办法。既然不能两者兼得,那便只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既然赵佶已生猜忌之心,那无论你同不同意这门婚事,他都不会再让你留在原职,更别说是再进一步。既然这样,那又何苦拒绝他的拉拢,惹恼了他呢?众幕僚都知道杨帆那略显固执的性子,于是到了后来,便都劝着杨帆切莫意气用事,恶了赵佶。

本来是让他们出出对策,结果他们反而成了赵佶的“说客”,杨帆也只得以“再考虑考虑”为由,让他们先行回去。

夜深人静,杨帆独自躺在床上思索着一系列的事情。妻子周若英还有自己的两个孩仍在江南,赵佶招婿之事一时半会也无法与她商议,至于尚在南洋的聂云裳就更不必说来。当然,话说回来,即便她两人在京中,也没有多少商量的余地。所谓君命难违,除非你有实力可以对抗“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皇帝。

而此时的杨帆显然还没有这种实力。

在感到有些无奈的同时,杨帆也意识到,想要改变历史,不能过于依靠此时的掌权者。体制和禀性这些东西不是通过技术之类的东西可以改变的,一个懦弱自私到骨子里的人,你就是给他再好的武器,他也战胜不了悍不畏死的对手。

必须加强自己力量的建设,必须在不依靠朝庭的情况下,也可拿出一支可战之师。只有这样,自己才可在朝堂之上立于不败之地,自己的命运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当然,这些必须在暗中悄悄去做,不能露出丝毫的痕迹,否则就是去作死。

明确了这种策略,对于赵佶剥夺他参与军事的权力,杨帆也就释然了许多——好,你不让老子动你的蛋糕,老子就自己做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