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经营范围扩展到了整个美国,乃至大洋彼岸。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国会山和白宫保持着紧密联系的施瓦茨钢铁公司与美**方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低于市场价50%的价格为正在欧洲战场作战的美**队提供了数万吨钢铁原材料。战争结束后,美国进入繁荣时期。而施瓦茨钢铁公司则顺利改组为施瓦茨钢铁集团,投资范围扩大到铁路、公路以及摩天大楼建设。1950年。老施瓦茨在底特律去世,享年89岁。他42岁的长子,毕业于西海岸斯坦福大学的拉里施瓦茨继承了家族的全部产业,出任施瓦茨钢铁集团的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1952年,拉里施瓦茨二世上任仅两年后,施瓦茨钢铁集团于纽约证交所上市,开市当天便涨到8.35美元。上市为施瓦茨钢铁集团攫取了大量的财富,而拉里施瓦茨则将集团绝大部分的资本都投入到了石油与汽车行业这两个新兴的业务领域中。从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初,施瓦茨钢铁集团在美国本土、澳洲和中东购置进数十块储量丰富的油田,成为了能与埃克森美孚、壳牌石油一较高下的全美第六大石油供应商。汽车方面,拉里施瓦茨斥资数亿美元,并同时以股份交换的方式从通用汽车那里拿到了17%的份额,成功打入日渐繁荣的美国汽车市场,完成了钢铁产业的垂直整合工作。
1972年,中东石油危机爆发,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交易窗口,作为传统巨型集团的施瓦茨钢铁集团也因此陷入了困境,营业额连年下降,盈利率和股价也开始大跳水。同年,老拉里施瓦茨宣布引咎辞职,他年仅32岁的长子,同样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拉里施瓦茨二世迅速接管了集团。
在拉里施瓦茨二世在任期间,施瓦茨钢铁集团逐渐摆脱困境,集团的世界影响力也开始逐步扩大。他把钢铁公司旗下的石油部门分离出去,成立了施瓦茨石油公司,并与苏丹军政府、沙特王室、厄瓜多尔军政府和文莱政府相继签下石油开发协议,使该公司成为了美国市场上第四大,全球市场第十二的石油公司,控制着中东、北美、南美的大片石油地,是集团旗下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之一。拉里施瓦茨还在80年代日本车大举侵入美国市场时购入了福特汽车公司8%的股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14%的股份,使施瓦茨钢铁集团在汽车产业中拥有了更加强大的影响力。
八十年代,美国资本市场将侧重点逐渐从工业转移到了服务业和金融业。施瓦茨钢铁集团也顺势开始转型,1980年,拉里施瓦茨二世宣布购入底特律城市银行、纽约化学银行和洛杉矶城市银行的全部股权,并将其合并为一家全国性的银行——发展银行(development_bank)。1981年。集团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