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二十四章 三叠阳春(下之上)

第二十四章 三叠阳春(下之上)(2 / 4)

。若是追寻溯源之处,所通的各条江河都是它的上源,因此说水从众山群壑来。

就是这种说理的写法,却让人看不到它在说理的痕迹,很难得了。

诸岭水自冬雪降,琼瑶降尘白茫茫。

五六茅棚入梦寐,三两素梅静吐香。

犬吠衣寒夜敲门,炉燃茶滚诉衷肠。

隔舍询问答客来,北风卷袭盖音凉。

长夜带白寂寥色,苦松败青裹银装。

拂晓寒气压昏日,旷峦绝迹空寨庄。

东风畏羞扣帘动,留鷃摇首语雪寒。

不自菲薄进退难,返回东海唤诸班。

蛟龙腾带五湖浪,雨母鼓起秦岭烟。

大棱乍破银瓶裂,铁骑交戈开铁衫。

小冰粉齑玉帛破,瓜步呜咽走淮关。

飞瀑巨布接天地,千江万河降人间。

“好,”刘知州再次赞道。这首诗未必能留芳千古,写到这里,已远胜于高衙内的诗作,甚至可以说高衙内的诗是不够他看的。

很有条理的写法,水从什么地方来的,从群山上冰雪融化而来的。自然的转到冬天的山景,写了一片寂静的冬景,动的,只有偶尔的客人前来冒雪拜访,然后再无一人。可春天来了,将春天拟人化了,象一个小姑娘害羞的扣了扣珠帘,没有成功,回去了。春神发怒,场面忽然壮阔激昂起来。越来越激昂,到了最后一句,将这种雄壮的气势推向了巅峰。

仅是一个河水的来历,能写到这种地步,真的很不错了。

不由的扭头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高衙内,同样,此时高衙内十分色沮。不是一点不知的,比了下去,这比打脸还让他难受。

不过心中奇怪,这与三叠阳春有什么关联?

郑朗写到兴处,喝了两大口酒,更不顾别人的感受,忽地一拖边上的长案,诗长啊,一张长案放不下去。将长轴往另一张长案上移了移,继续往下写道:

涓涓潺流拥喜浪,萋萋浅草诉别情。

滟波江流绕汀渚,明月花林生氤氲。

鲤鱼跃水画涟漪,鸳鸯梳羽共徘徊。

微薰捉雾踱河幕,曼步轻纱近水台。

水台离人愁妆镜,砧衣失魂声声来。

远有高歌惊夜鹊,一叶扁舟破空开。

这一次有更多的人点头了。

用了涓涓一句承上启下,然后写了初春夜晚的一些美好景色,实际上修改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