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二十九章 大家一起来洗脚

第二十九章 大家一起来洗脚(2 / 4)

的治理下,百姓生活条件变好了,但贫富不均,还有许多穷人家,包括自己家附近的几个村庄,都有一些每年到春天青黄不接时,家中只能靠近挖野菜,摘榆钱当口粮的佃户。

穷人家,孩子嘴就馋,梨子一黄,许多小孩子过来偷,离家又远,近两里地,几个老仆事务多,没有办法看护,便吵。让几位娘娘劝住。于是能收上来的梨子仅只有三分之一。

“你怎么与娘娘说话是一个语气。”

“说一个故事给你听,春秋齐国有一个叫北郭骚的人,靠结兽网编鞋子谋生,仍不能度日。于是找到了晏子,说,希望从你府上得到一些食物供养母亲。晏子见他孝敬母亲,拿出一些金帛与粮食,馈赠了他。此人拒绝了金帛,收下了粮食。不久后,晏子被齐君猜疑,想逃到外国。北郭子召集他的朋友说,我佩服晏子的道义,又听说过,奉养过自己父母的人,自己要承担他的危难。如今晏子被猜疑,我将以死为他洗冤。穿好衣冠,让他的朋友拿着宝剑与竹匣跟在后面,走到君廷前,找到通禀的官吏,说,晏子乃是天下的贤士,他若离去,齐国必遭到侵犯,看到国家被侵犯,不若先死,我愿将头托付给你,表明他的冤屈。又对他朋友说,把我的头盛于竹匣,付给官吏。说着自刎而死。他的朋友将头送到那个官吏手中,也说道,北郭子为国难而死,我能独活吗?接着当场自杀。齐王一听大惊,派人将晏子追了回来。”

“这两人好傻……”四儿眼睛都红了。

“不是傻,是一个民族的气节……”郑朗叹息道。

“只怕大娘娘们与你,用错了对象。”

“做善事,若求回报,那就着下乘了,况且没有显露出来,你怎么就知道乡里没有一个人有气节?走吧,”从梨树林里穿过,来到了小竹林。竹林长得不是很密,一到春天来临,会陆续的有人,看到郑家孤寡母的,用锹挖竹笋子。不过杂以山石,倒有一些竹子长得很奇怪,这才是郑朗关心的,看了看,心中很是满意。

离开竹林,登上山顶,眺望了一会儿,从山顶上走下来。山顶下有一条沟渠,渠水清莹,仿佛明镜,十分可爱。其时天也热了,郑朗来到渠边,找了一块石头,脱下了长统罗料足衣(又叫韈子,也就是袜子),将脚放在水中。景色好,三月到了,有一些农民已经在耕耘田地,准备播种水稻。

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重内治的朝代,特别是对农业的慎重。包括垦田,水利,对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良,肥料的应用,农书的撰写,还有对种子的引进与培育。仅乌青镇就有七十几种灿稻,三十多种糯稻。最多的是从占城引进的占城稻,不过经过多年培育后,已不再是占城稻了,进化成了早占城(又名六十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