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三十七章 有客自远方来

第三十七章 有客自远方来(2 / 3)

容易开裂。北琴到南方会有一度适应期,这段时间音色会很闷。

因此,琴有,很多,但好琴很少。

看着陈四娘的表情,郑朗很无语。

这是先父的遗物,它的来历也很大,是唐朝雷家雷文亲手斫出的玉泉琴,做工精良,外形美观,音质纯正,音色洪亮。父亲为了购买它花了一千八百金!也就是自家那间店铺,五六年的利润才能将此琴买下来。况且是父亲的遗物,无论陈四娘怎么喜爱,也不好送的。

或者从市上买一把琴,普通的古琴价格倒不贵,仅几金就可以买一把,还不如陈四娘手上的那把琴。或者一些做工好的古琴,市面上也有,比如宋代蔡睿等斫琴大师制作出来的名琴,同样价值好几百金,有的甚至上千金。

贵到如此地步,虽然家境还可以,终不是那种家财万贯的顶级富豪,几百金,就是他不在意,也不能随口承诺。

徐徐道:“以后我若有前途,会替你留心一下,给你带一把好琴。”

“奴那敢,只是喜欢。”

“弹琴吧。”

“嗯。”

琴音铮铮,一曲未了,忽然外面传来一声爽朗的笑声:“贤侄,好兴趣。”

“参见刘知州,”施了一礼,看着身后,一个仆随打扮的五十几岁的老者。

“这是晏学士府上的刘伯。”

“刘伯。”

“嗯。”老者额首,然后看着他。

“请,”将二人引进屋中,让四儿上茶。

“贤侄,近来琴学得如何?”

“刘知州,好难。”听着人家弹琴,觉得十分雅骚,临到自己,才知道有多难,七弦七音,每一弦又有十三泛音,不仅如此,左手还要配合,改变高音,所以乐曲中产生了散音(空弦音)、按音、走音(移动左手产生的音)与泛音,好听固然好听矣,可弹奏的难度却非常大。

“想弹好瑶琴,非是一朝一夕之功。”

“是。”

“再说,琴只是休心养性之物,学业才是正道。”

因为古琴的孤傲,唐朝曾一度将它排斥在雅乐器之外,这种观念在宋朝大为改观,可做为读书人,儒家经义,诗赋论策,才是王道,这才是换取功名的主要手段。

“是,后生只是闲来学琴,平时还是以读书练字为主。”

“近来学习什么?”

“以四六体为主,偶尔也牵猎诸子百家。”

“似是不妥,”刘知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