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三十八章 谢绝

第三十八章 谢绝(2 / 3)

刘知州很满意的看着宋伯。道:“请。”

十分客气,宋朝文人虽重气节,可晏殊官曾拜过副相,又是文坛上的宗师,手下的门客,也要给予几分尊敬。

这是我的后进,进雎阳书院,有资格了吧?

其实听到他的来历,郑朗就知道来意了,但仅是一个学院,又不是太学,并且仅是学习,帮助不大。因为学习的方法不同,脑子里的资料,即便学院里的大儒,也未必及。这些资料都是历经后世许多大儒反思之作,他不相信雎阳书院里的授课儒生都达到了这些人的级别。

这些不用在书院里学习的。脑海里没有的,自己可以从《辞源》慢慢查找,细细琢磨,学习的速度也不慢。可进了书院后,不可能为他一个人服务,肯定分成了各个课程,自己学习是浪费时间,不学是傲慢。反而不美。

好处也有,学术的交流,毕竟里面有许多儒生的,疑难的地方,可以进行询问。

有兴趣,可兴趣不大。

宋伯开了口,道:“晏知府让我邀你到应天府一叙。”

“还有呢?”

“只此一句,还有什么?”难道让我家阿郎派人用轿子将你抬去应天府?宋伯脸上笑容逝去,有些不悦了。

郑朗忽然脸色也是一挂,说道:“谢过晏学生抬爱,可小子生性粗鄙疏懒,怕污了晏学士的法眼,不敢从命了。”

一语出,刘知州大惊。

你这浑小子,知道在说什么!

“过来,”冲他招了招手,将郑朗喊出去,低声说道:“晏学士的美意,你居然敢不受?”

“本来准备受的,可是不受了。”

“为何?”

“说来话长,前年泰山闻听后生献丑,便责问一番,”郑朗没有说崔有节亲自来到郑州的事,这不对的,一语带过,继续说:“小子写了一封文章让他看,说了一些道理。泰山看到后,以为后生有改悔的迹象,因为他与晏学士熟悉,于是央求晏学士,托他的关系,将小子塞入雎阳书院进学。晏学士大约听闻了后生的一些事,犹豫不决,怕后生在雎阳书院闹事,污了他的名声。所以对泰山说了一句,看,若是后生能改悔,他会召之。这一看,过了很长时间,后生闭门不出,因为查账时,武家三郎曾协助过,端午节躲不过,在郑州城宴请了几位同年。谁知道那一天又出了事。大约晏学士听闻了,于是此事冷了下来。”

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前年崔有节亲自前去应天府,那是冒着多大的风险,若是让言官得知,有可能三番五次进谏之下,连官职都丢掉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