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八十九章 长啸

第八十九章 长啸(2 / 4)

,当看到郑朗将米体写出来后,文彦博皱眉道:“好了。”

当作“工具”了,你才十四岁,有此足够!

还是下苦心钻研学业吧,这才是你的正事。

并且拉着郑朗坐下来,进行劝说。

遇到了这个大佬,郑朗怎么办?就是写出不遑二王的字迹出来,人家也未必说你有本事。

听了大半天,有些汗,这样下去不行哪,我是来观摩你的字,结果一个字没有看到,反而让你口吐莲花,说得心慌意乱。于是道:“文县令,小子问一句。听说你喜欢释家?”

“不错,”这也不是丑事,以儒家治学治政治国,以释家修心养xing,此举说到天边去,也没有人敢反对。

“为何不作一赋,禁止天下人信仰道家?”

文彦博愕然,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这样玩。宋朝皇室信仰的是什么?正是道教。

“文县令,若是天下所有农夫放下耒锄,读书识字,期求谋一官半职,工匠亦是如此,商人也是如此,那会如何?”

文彦博更是不能回答。

“人各有志,本来我也不急,毕竟年还幼,然困于心,无法安心学业,所以才出行,遍观诸家手法,以求突破。只有突破,才心继续专心县令何必反对?”

文彦博让他说得无法回答,只好勉强的写了几百字给他。

但临走时,又再次苦口婆心的劝说。

走了好远,江杏儿才松了一口气,敢情文彦博的口吐莲花,她也有压力,拍着口说道:“此人好烦恬,不就是出身好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非是,”郑朗摇了摇头,此次拜访数人,文彦博也算得上未来的巨神之一。此君还没有成长起来,一旦“醒悟”,以此君的战斗力与嘴巴子功夫,今天不但讨不到字,有可能被他活活虐死。这仅是个人xing格立场的问题,与出身无半点关系。

但让文彦博说教了大半天,这一行收获并不大。索xing来到汾水河畔,雇了一艘稍大的船只,带了一些草料,将大黑牵上船,几人将牛车合力抬上船舶,顺着汾水而下,再沿黄河,直向京城。

顺流而下,船速十分快。眨眼之间就来到了三门,看着两岸山石崔嵬,黄河上船帆点点,两边还响着纤夫的号子声,江杏儿与四儿兴致勃勃。

船夫脸se却慎重起来。

无他,这一段是黄河漕运最险的一段。

南边是鬼门半岛,北边是人门半岛,一南一北,一下一上,尖兀的延伸于黄河之上。中间又有神门与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