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中(上)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中(上)(2 / 4)

p>

“可你知道我每一年要写多少字吗?这个写字不仅是练字,也是记录学习体得。”郑朗就没有再说了。记得多了,文笔自动上来,功到自然成,到了考场,写赋策论也不会吃力。又是体得经义,能加深对经义的印象,那么墨义与贴经也会难不住。

这一届解试考是特例,以前录取率大多数是十比一以下的。只有此人按照自己方法学习三两年,想通过解试考,不会很困难。但想一夜速成,可不可能?

第三天就是论策,这个郑朗同样很喜欢。

其实写古文与后来的写作文差不多。

试问他前世是什么职业的?虽说是架空网文,是小白文的范畴,但也写了不少字的,有了一些功底。现在,带着一个超级bug,xing子又坦然,苦学了近五年时间,文字功底可想而知。

并且不仅如此,脑海里保留了多少后来诸大家的优秀佳作,不屑抄之,然而可以给他带来借鉴作用。这都是他人所不能拥有的优势。

但没有急,休说论策必须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转,就是其他的散文也必须有一个中心思想,不能跑题了,上面在写太阳,下面却变成了写月亮,甚至中间还来段高山流水。

继续沉思,先找出中心思想,这是最重要的环节。

中心思想就是论策的灵hun所在!

没有了灵hun,还能写好文章么?找到了中心思想,接下来就围绕着它论证。在脑海里继续默想着,将所需要的论据一一整理出来,进行取舍。接下来就是文字的组合,再对文字进行一些修饰,那么一篇好文章就出现了。

而且科举有一条后世考试所无法拥有的优势,那就是时间充足。想一想,一堂语文考试能给学生多少时间?前面的语文知道要答,后面作文还要写,顶多让学生抽出来半个小时,分心到作文上。但现在不然,整整一天时间,给你想论策。至少时间充足了数倍!

在脑海里进行着组合。

不过其他人也不必气妥,不能在脑海组合,但可以在草稿纸上修改。

还是没有动笔,又在脑海里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推敲,最后才动笔。此时有的学子天资高,一篇文章都快写完了。

看到他动笔,陆判官又来到他桌前,心中赞了声:好。

好字,一个个字灵动无比,自己肯定是写不出来这样的字了是字字珠矶。心中也松下了一口气,有了。

郑朗哪里知道这几位父母官这几天担心的!

这样一来,他并不是最早出场的学子,不过试卷上的文章却有了保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