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一百七十三章 走钢丝(下)

第一百七十三章 走钢丝(下)(2 / 4)

帝对蝗虫恨到了极点,此时就是所有大臣反对,也要火拼了。立即下诏受灾的各州县,鼓励百姓以蝗虫为食,真吃不下去(很有体得),用它到县衙来换粮食。

但是很感谢郑朗,人家已经开了先河,代君抵过了。赏什么呢?

想了大半天怕郑朗拒绝,于是出内宫三十几名织女,有刻丝的,有刺绣的,自己生活质朴,内宫里要这此织女做什么?难道穿刻丝与刺绣,普通的丝绸都舍不得穿了,刻丝与刺绣见鬼去吧。

进一步自虐。

将她们一起送到郑家来。你家不是要织工吗,让你家去养活去。

郑朗哭笑不得,只好收下来。索xing好事做到底,又hua了一批钱,

买了一些田地,将这些织女家人请来,让她们一家团聚,不愿留下的,也送回了原来的家乡。

接着小皇帝又赐赏了四儿娘家一百匹绢。不要以为少,小皇帝对自己吝,对其他人也吝,这样的赏赐对小皇帝来说,算是很不错了。郑朗小走了一回钢丝,基本平安落地。

事情的余bo没有结束,四儿家养的那七八百只小鸡小鸭很快长大,长得又肥又nen,结果没有一个人敢买。郑朗无奈,一起装上船,送到了灾区,赈济灾区百姓去。

闻者哭笑不得,人家饭都吃不上去了,你还让人家吃鸡吃鸭?

这件事仅是小走了一回钢丝,家里面的才是真正在走钢丝。

宋伯将两个少年人带到了郑家庄。

两人从马车上跳下来,同时还有司马小三子的两个小美妹。对此郑朗不介意的,现在士大夫风气皆是如此。司马家有钱有势,三儿子要出远门,身边怎么能没有两个服shi的丫环。

即便司马家不给,自己也要替他们准备,毕竟两个少年还小,生活只能半自理。若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应当来说,是小丫环的福气,这两个未来的顶级大拿,虽然会很让人头痛,但在〖道〗德高度上,还能称得过去。

习马光有了,王安石也要给他备一个。这要到城甲面买,只有大家的小丫环,才能有更多服shi人的经验。也不算过份,只要这两小子听话,那怕向他要十个丫环,郑朗也愿意。

看着司马光,对这个未来大拿郑朗同样又感兴趣又头痛。别以为读《资治通鉴》时那种感觉,很讲道理。可轮到他自己时,会经常xing失忆,书中写的大道理,时不时来个失忆遗忘。

十四岁的少年,模样长得大约快成熟了,看上去更儒雅,举止彬彬有礼。同样是环境造就的,以王安石的家境,能将饭吃好,又培养出那么多出se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