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二百十五章 古怪的婚礼(下)

第二百十五章 古怪的婚礼(下)(2 / 8)

只能到了冬天才能拿出来钱办小学。

这种启meng小学的xing质也不过是让穷人家的孩子识几个字。

对老师的要求不是很高。

小皇帝站在城楼上往下一看,好多白发苍苍的老年学子,很可怜,然分散到全国并不多。诏书一下,你家分一分,他家分一分,几千贫困无依的老年举子也就分完了。只能从普通的学子上找老师。一要才德,不然教不好学生,二要贫困,又做了一件好事。

地也是一个问题,本来是好心,但一沾到地,会说不清楚。正好姜知州前来祝贺,委托姜知州将两件事代办。

听到此事,姜知州来了兴趣,担忧地道:“办学容易,养学难。”

“我默算一下,两所义学若规模不是很大,收纳六七百学子,需要聘请十几名先生,教室桌椅的维修,笔墨纸砚,课本,每年向州学保举十几名优秀的学子,这些学子要陆续的供给,最少每年得两三千缗钱以上支出。不过这点费用我家还能支付出来。”

“郑状元有此心意,我一定尽力替状元筹办此事。”

郑朗没有想到麻烦就来了。

姜知州对郑朗无可非议,十分赞佩,可产生一个误会,认为崔家那边相逼郑家一定要自己做媒妁的,抬高崔家声望,状元才有此请求。

两小将范讽骂得狗血喷头,百姓附掌喝彩。孔道辅范仲淹斥责小皇帝与吕夷简,天下人颂之。仅是一个崔知州,就是王德用是宰相,那又如何,有本事你带着家丁家将,杀到郑州来!

姜知州心中不平,写了一份书奏,递向东京,弹劾崔有节“不要脸”。

几个宰相看了看,也不是多大的事,让你保媒,你愿保就保,不愿保就不保,然而事情是一件件积累起来的。

关健是徐氏,上次在王德用家的举止过于谄媚,有的大臣看不上眼,将这份奏折交给了赵祯。

赵祯看后,有些不喜。

是人总要知道进退之道的,对崔家朕已不薄,一门二进士,媳fu是王德用家的,女婿是郑朗,还想乍的?再看看你女婿是如何做的,这样的名声,这样的才华,居然想的仅是江南一个小县令!

也没有处理,仅是保一桩媒罢了,想一想郑朗提出的那些事,仓耗、省耗、官耗、秤耗、正耗、脚耗、加耗、移支、脚钱……我家对官员不薄啊,一个知州的薪酬有可能就赶上唐朝的一个宰相收入,为何出现这些情况?

不能想,一想有时候赵祯都觉得没有信心再次这个国家治理下去。

侥幸还好,他看到了许多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