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二百八十五章 白蛇传(上)

第二百八十五章 白蛇传(上)(2 / 8)

最高兴的是接任郑朗这样能吏留下的摊子,基本为你摆平,上任后萧规曹随即可。可也有一些官中傻不叽叽的,想扫除百姓对前任的印记,于是想着法子标新立异,反给地方上带来许多弊端。

总体情况还好,这是一个非常重视内政的国度,有许多官吏不好·可敢逼得百姓天怒人怨的并不多。比如盐户,虽然过得很苦,还有一条活路,能勉强维着着温饱,才是盐户一直没有出大事的原因。

郑朗看了看,不算好的·也不算差。

一个打酱油的官员,指望他会留下多好的摊子给你,是不可能的。也不算太恶劣,若不是钱塘江崩堤一事,郑回有可能会在官场上走得更远,而不象现在默默无闻。看一看杭州曾经的知府或者将来的知府,出过多少鼎鼎大名的官吏?

看了看账册,与实物,也没有刁难,就是不对,郑朗也不会刁难,顺利交接,还亲自将他送到大运河边。又写了一份奏折,用加急送向京城,不仅向赵祯求要这个真小人,还有另外的一批人,这些人得用最快的速度送到杭州。顺便还有推荐范仲淹的那份奏折。

然后对富弼说道:“富兄,杭州的事务暂时交给你了,我下去转一转。”

“你要转多久?”

“一个来月吧。”

富弼有些晕,是你是知府,还是我是知府。

郑朗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富兄,别人不敢说,以君之能,即便接任杭州知府,才能也绰绰有余。本来不想劳烦富兄,可我答应过陛下,不下去转转不行哪。”

说着留下很无语的富弼,离开杭州城。

如果不担心富弼的“君子气”发作,其实朝廷让富弼前来,郑朗很欢迎的,这些年富弼担任过知县,数州官吏,并且做过绛州与郓州通判,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至于官员的才干与德操,连富弼不相信,那么满朝官员能让郑朗相信的官员不会超过十个。

不想大动作,仅凭富弼就可以将杭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不放心是的几个新进士。

但现在好坏看不出来,先下去做一个大约的了解。速度快,用走马观花式地进行考察。

王安石与严荣看到一些弊端,但郑朗不仅看弊端,更要看各县的长首先是山多,不是大山,多是丘陵,从杭州城开始,在杭州周围就存在着许多低矮的丘陵地带。但因为水力资源发达,每一个山上皆长满了树木竹果。

先从钱塘到富阳。

山更多起来,不过山清水秀,作为风景还是不错的,另外还看了赤亭山的纸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