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三百二十六章 兼霞

第三百二十六章 兼霞(2 / 5)

出来我不知道。但郑朗刻意提了两个字,武将!

武将有什么威力,看南宋之初就能看到,正是韩世忠、岳飞等武将力挽狂澜,保住南宋一百多年的基业。岳飞被害,韩世忠等人养老,后来南宋战斗力越来越不行。

岳飞是一步步打出来的,韩世忠也是从西夏到平方腊等战役中成长起来。所以说安步为营,再进行观察。

接着继续说:“无昊虽然手下兵子将广,其人只是一个狼子野心之辈,平定回鹘与沙州汉人,是借曹家内乱,回鹘不和之机取得胜利。折服吐蕃人,是因为确厮愣父子不和取得。除了奸诈贪婪之外,其人的军事武略并不足以为惧,不然不可能数次被吐蕃人击败。吐蕃战斗力能有多强,可比曹玮将军。”

只能说这小子运气好。正面交锋,他从未证明过自己,后来与宋朝作战亦是如此。每一次胜利,都是惨胜。相反,宋军虽败,败在几个糊涂鬼的指挥上。即便如此,虽败犹荣。与吐蕃人正面作战,更是一次次被打得丢盔卸甲。

这时候的吐蕃不是唐朝的吐蕃,宋朝打一次虐一次,从过去的曹玮,到后来的王韶、童贯,虐吐蕃就象虐小孩一样。虽说此一时彼一时,可能做一个对比。

当然李无昊不可小视,但绝对不是一个名将,甚至远远不及曹玮潘美等人。

赵祯眉头松了松。

而且他心中也渐渐被郑朗说动,这种说法比夏辣更进了一步,也更有说服力,说得很客观,没有盲目自大,也没有垂头丧气。思路清晰,十分清醒。但就是郑朗说了,赵祯也不知道怎么办,问道:“为何你说无昊一定要取金明寨?”

朝廷继续在称呼赵无昊,可郑朗每次却称呼为李无昊,赵祯无奈,于是索性不称姓,直接道名字。

“陛下,最强便是最弱,延州到土门因为唐朝的安胡政策,有党项人、吐蕃人、胡人、羌人,还有羌化汉人(是汉人化成羌人),鱼龙混杂,这不象丰州王家、瞅州杨家与府州折家,比较单一,凝聚力强。历史渊源又不象这三家与无昊一族是世仇。其实不用多,只要无昊使出臣的计策,收买其中一部分的部族,从内部瓦解,金明寨必失矣。”

郑朗都不想说这件事。

朝廷听或者能挽回,但就是听了,以范雍与刘平的盲目自大,还会从别的地方出问题。而且都到了无宵节,要做准备也做了准备,不做准备自己提醒也来不及。估计西北早就开始打了起来,只是路途远,朝廷暂时还没有得到消息。

“郑卿,朕想授你两个官职,不知你同不同意?”说完,赵祯暂时忘记西北所带来的烦恼,不由乐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