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手

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手(2 / 6)

之前,臣不敢说,但臣相信前方将士对陛下对国家的忠心。”

“宋庠,替朕拟旨,着郑朗知延鄜路安抚刑狱使(专掌军务与刑狱,是临时差职,郑朗回京后,此职职权自动消除),将此次贻误国事者押捕京城,若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不管春天了,只要反抗的,一律杀!

不是针对范雍来的,而是针对黄德和以及一干勾结的文官武将。因为赵祯想到一个可怕的真相,谎报军情,还是二十多年来最重大战役的军情,如果坐视不问,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当然,也是赵祯气愤、激愤情绪状况下,下的诏书。

宋庠皱眉,可此时他也有失职,不敢作声,迅速将诏书拟好,交到郑朗手中。

赵祯又看了一眼下面黑压压的臣子,无力的说道:“散吧,散吧。”

语气中充满了无力与失望。

此时他还不明白的,他的敌人不是满朝大臣无能,也不是赵匡胤,而是他的那个化学大师爷爷赵匡义。

……

江杏儿与四儿哭得象泪人一样。

昨天回来郑朗安抚了很久,其实他心中也没有十万十的把握。

范雍在延州说西夏有多条道路可以攻击延州,此语却不为过。西夏占据着横山与六盘山,据高临下,宋军只能处在守势。

关卡正在失去作用,除了一些真正有大山大陕的地方外,象潼关,关卡地位依然存在,其他地方的多处关卡渐渐失去作用。这也是郑朗来到宋朝发现的一个事实。

以前人少,到处是连片的沼泽与莽苍大林,无法通行,道路少,设一关卡立即无法通行,关卡的地位突出。因此往过去翻看史书,多有这个关战役,那个关战役。但发展到宋朝,人口密集,许多地方沼泽与大林开发,大部分关卡正在失去作用。比如吴子胥此时去江东,要不要非得走昭关?绕一绕,和州通,含山通,无为军也通,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急白了头发?

所以往宋朝以后,关卡之战越来越少。

除非象杨六郎那样,在河北三关强行用密林与棘刺种植出来一道绿色长城。但真正战争到来时,这道绿色城墙也好象没有起多大作用。

因此,金明三十六寨与土门化为灰烬后,整个延州象一个巨大的筛子,元昊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让刘平杀寒了,元昊要回去恢复一下元气。可如果他不恢复,继续发起战争呢?

这是郑朗理智的分析。

但京城中的百姓不是这样想,因为郑朗要去西北,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