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三百五十三章 从瞎毡开始(一)

第三百五十三章 从瞎毡开始(一)(2 / 4)

开。

时间紧张,不但抢到泾原提前做准备,还有一件事,目标是瞎毡,一旦市易开始,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对他十分重要。

到了泾州,将张方平留下来交接,又马不停蹄赶到德顺军。

赵珣刚刚将笼竿城建好,听到郑朗到来,立即带着属下前来参见,然后说道:“郑相公,你来得正好,属下有事禀报。”

“说。”

郑朗站在城头上观看着城墙,仅是一道粗粗的城墙,两丈来高,东西约长四百米,南北长约两百米,均系黄土夯筑。已经基本成形,但因为其地理位置,后来还历历数数进行了扩建,使墙基宽达近五十米,最高处高达五丈有余,还修了一些高大的角楼。

赵珣也修了角楼,然而远没有后来发现的遗址壮观。

但作为防御工事,绰绰有余。

这道城以及这一州军的设立,将有效拱卫镇戎军的防御力量。

赵珣是延州知州,那个悲催的赵振儿子,随父亲久在西边,根据他的查访,将陕西五路内外山川邑道利害,画了《聚米图经》五卷。韩琦向赵祯推荐,赵祯亲自召见,又上五阵图与兵事十余篇。赵祯使兵骑依阵布兵,既成,于是陈执中推荐为沿边巡检使,吕夷简与宋庠又共奏,用兵以来,策士之言以万数,无如珣者。

又迁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都监,赵珣以年少新进,未有功,拒受,领一万兵,居于泾原,兼治笼竿城。这就是后来的隆德-县城最初由来。

因郑朗建议,陕西边境数州府一划为四,包括永兴军,实际上一划为五,分成了五路。赵珣既然在笼竿城,也归郑朗管辖。

郑朗对此人也十分看重,虽然他才二十几岁,不到三十。然而论武将之材,不包括自己请过来的狄青与即将到来的种师衡,其他诸将当中,包括已经立下战功的曹英、李知和、王保、王文等诸将,无一人将才能在赵珣之上。定川砦之战后,赵珣向葛怀敏提了数道正确的建议,葛怀敏皆不听,不但导致大败,也使将才被俘虏。不然,此人成长起来,将会是第二个王信。

但自己来了,就不会让赵珣会落那样的悲剧下场。

赵珣也在看郑朗,本来郑朗面相生得嫩,这一看岁数更小。

不知说什么好,其实两人差不多,都二十几岁,在一群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的将领中,十分令类。赵珣定住心神,才说道:“知州,瞎毡部下麻毡乘我军新败之即,常率众前来暴掠,请允许末将率军前去讨伐。”

郑朗火烧火燎地往德顺军赶,正是为了这件事。

唃厮啰的两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