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绞肉机(二)

第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绞肉机(二)(2 / 9)

处迎击敌兵。

考虑到野利遇乞的愤怒,害怕西夏军队成为愤军,也做了许多布置,最重要的布置将随军辎重车推出来,做成车阵,无论野利遇乞怎么凶悍,他手中的兵力始终有限。

只要将他的军队拖住,鏖战一会,野利遇乞不得不撤退。

想撤退只有继续从石门峡返回。

另一支宋军会借着这时间从侧面绕道石门峡两边的山岭上潜伏下来。

还是打埋伏,但不是提前埋伏,军队是在运动之中,即便敌人重视斥候,派人查看,石门峡上依然没有一个伏兵。但在西夏军队撤退后,伏兵便出来了。

伏军将石上的石头砸下来,或者站在山顶上放箭射杀,自己主力军队在后面追击。

石门峡这一战便会有一场畅快淋漓的大捷。

继续派诱兵出天都山,吸引野利军队的主力于天都山侧,借着其他地方西夏兵力虚弱之时,出兵赏移口、攻打韦州、鸣沙城。

因此,这个时间把握最为重要。

只在石门峡这一战,将敌人主力消耗完后,才能执行后面的计划。

但出现太子,一切皆无法控制。

甚至会于石门山筑临时简易军寨,让此寨成为一个巨大的绞肉机。

更向着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可是过程谁都无法计算。而且首要前提是狄青能不能将太子带回。

他也在焦急万分的等待。

……

狄青开始撤军。

不知道后方在做什么,但相信郑朗与种师衡会做出相应的配合。

有的没有变,比如将携带过来的抛石机也投入火中焚烧。宁肯烧去,也不能让抛石机成为行军的累赘。

西夏行宫里有一些贵重金银器皿,一些前来游玩子弟也带着一些贵重首饰,或者山上的铜像。下令便于携带的金银器皿随缘,这不会拖累行军的速度,但铜像的什么,一律不能打主意。

笨重,也来不及剥取。

至于行宫里的财富,更是以随缘为主,找到了就算了,找不到,不准士兵浪费时间再去寻找。

武器盔甲除了西夏人精制武器西夏剑外,其余的全部投入火中焚烧,不准携带。

马匹留下,其余的牲畜一律不要,这与原计划有所改变。原计划中是将所有牲畜带上,不一定要带回,在西夏敌人追赶时一边跑一边丢弃。战后能找到就找到,找不到拉倒。

绝对的不能贪心。

但有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