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三百九十九章 大戏·救世主

三百九十九章 大戏·救世主(2 / 6)

话便是这么由来。

从另一个方面也能看出宋朝马匹的死亡率。

一匹马最少能活二十多年,若是好好的,还能繁衍后代,二十几年下来,以宋朝购买的数量加上繁衍的幼马,非正常死亡率不高的话,最少能使宋朝战马数量接近三十万。

确实不当的牧马,也是朝廷一个弊端之一。

这说明范仲淹已经将视线转移到民生,恢复国内元气上来。

可是加了一句自古以来骑兵未必有利,颇有些话外之音。

书上,宋祁随着附和,进谏说道:臣料朝廷与虏相攻,必不能深入穷追,殴而去之,及境而止,然则不待马,而步可用矣……马少,又人不习骑,每至贼来作过,则朝廷常以所短敌所长,是以十战十负,罕有胜理。

说得似乎有道理,宋朝政策就是消积防御,敌人来了,将他们打跑,追到边境为止,对速度要求不高。而且马少,人们很少骑马,骑术不精,以骑兵对骑兵,是弃己之长用己之短对敌之所长,战必败。

这都是文臣对军事不懂的产物。

书上,引起一番争议。

此时范仲淹西北一行,多有政绩军功,声望更上了一层楼,许多文臣附和。

但又说不出所以然来,难道将陕西四路刚刚建立起来的骑兵编制取消?于是朝廷用邸报将这些争议声送到西北,让西北诸将诸臣进行讨论。

郑朗一看急了。

之所以缓一缓,是因为契丹,未来两年主要就是挑起契丹与西夏人发起战争。长久之计,最终必须要将西夏平灭,否则西有西夏,北有契丹,宋朝一万年也强大不起来。

想平定西夏,没有骑兵怎么可能?

立即上书,骑兵不可能做到战无不胜。以步军破骑军的战例有之,但比例很少。正常情况,骑兵始终占着优势,唐朝有陌刀兵,为什么要拥有那么庞大的骑兵?平定突厥用的是步兵吗?

就算朝廷颓废,不思进取。别要说什么不开边,那是遮丑的话。如果有可能,西夏当真不想剿灭,幽云十六州不想收回?那么太宗与真宗是脑袋坏掉不成?

就是这种情况,保留骑兵也有作用。好水川一役,离镇戎寨并不远,为什么援军不能及时到达?速度不及!为什么石门川两次大捷,正是因为手中有一支强大的骑兵。歼灭敌人最有效的时候不是在作战或者火药爆炸之时,而是在敌人大溃与追击之时,若没有骑兵,全部是步兵,骑人可以从容撤退,会不会溃败。相反,随即收拢起来又可以伺机再战。一鼓作气,二鼓竭,三鼓衰,不是胜利,反而十分有可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