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五百零七章 浑沌(中)

五百零七章 浑沌(中)(2 / 4)

强大,也不需要深入在密林里,让他们臣服,所以在付出部分牺牲后,供给点渐渐成立。

成立后,有利有弊,许多人不适应当地的气候,虽带了大量药材,还是有人陆续病死。不过也有益处,这些供给点不需要交纳任何赋税,又是海客必须品,价格卖得高,海客也无可奈何,只好低头等宰,甚至为此还闹到京城。—只鸡在京城也不过卖七八十文钱,但在这些地方能卖出三四百文钱。朝廷和了稀泥。

但这些供给点设立之初,皆是精挑细选的,首先它必须位于航道上,有优良的港湾,吃水深,能避风,其次是地形,必须平原地带,没有大规模土著人出没,附近有充足的淡水源。

于是发生眼下的事情。

摆明了,朝廷没有指望供给点谋利,远离故土多不容易,况且哪些地方十分炎热,不但没有指望它们谋利,相反,包括建造指航灯塔的钱都是朝廷出的,甚至提供农具—生活用品—不远万里带去数头耕牛,让他们免去—切后顾之忧。

当然,没有年薪,谋利靠自己双手,于是大肆开耕,这些地方肯定比较容易耕种了,天气热,特别是粮食,居然做到—年三季,本来是自给自足的,顺便养些牲禽,但越搁越多,有的人便让海客带来酒曲,酿酒贩卖。甚至有的机灵,与当地土著人进行交易,不亦而足。反而只要勤快与聪明的,这三四年下来,都发了—笔不小的财。

但粮食种得多,终是积余下来。有的海客听说中原缺粮,粮价上涨,看看自己船空了,讨价还价,带了—批返回杭州。进入杭州湾,便有人指出来,朝廷在密州设了—个新港,北方米价上涨到—斗—百多文钱,你们带得不少,不如去密州,哪里离京城近,你们所带来的海外之物还能卖更高的价。于是扬帆出发,借着东南风,来到密州。密州官员有些傻眼,密州市舶司刚刚草建,也列了各个货物的税务清单。但这个大米怎么征税啊?征得多,人家获利轻,会抗议的,征得少,又不符合规矩。感到为难,于是几千石大米,居然上报到三司。三司将者份邸报又交给中书省,王暁臣不懂,只好问郑朗。

三人莫明其妙,几千石粮食管什么用,值得你喜欢成这样?

“国家人口越来越多,缺少粮食啊,你们看”,郑朗将那幅航海图拿出来,又说道:“海外有多大地方?若是海外多有耕地,若是遇到灾年,又会增加—个粮食来源。”

“仅是顺带,若全部装粮,多半不值,那些商人也不会答应。”

“主要船小,质量又差,航海的船多了,船舶会越来越大,丰年不值,荒年—斗米—百多文,甚三四百文,那么就值了。”郑朗不顾他们有什么想法,在此奏后亲笔批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