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五百三十一章 救驾来迟(四)

五百三十一章 救驾来迟(四)(2 / 5)

辽兴宗左看看,右看看。看也看不清楚,只能听,厮杀声,马嘶声,惨叫声,混作一团。但惨叫声几乎全部是自己手下发出的。而厮杀声全是西夏人吼出的。憋了一肚子气,今天是西夏的狂欢时候。他黯然地说:“撤。”

皇帝亲自逃跑,整个契丹大军一起开始逃跑。

惨败真正开始。

有些出忽郭逵的意料,并不是象战前分析的那样,更不象郑朗所说的那样,西夏有意将契丹皇帝放过。郑朗说得有理,契丹立国已稳,即便皇帝与皇太子在此,国家还有其他的顺位继承人。即便将二十万契丹军队留在这里,让契丹元气大伤,契丹还能调动几十万军队备战。只要几年休生养息,此仇必报。

然西夏始终没有放过他们这一部逃军。有可能这一部逃军兵力最多,招人眼睛。但乱军之中,万一将契丹皇帝弄死了怎么办?紧张的形势,逼迫郭逵多次配合契丹将士抵抗后面追上来的西夏军队。他连连击毙了十几个西夏士兵。

渐渐他的勇悍让辽兴宗注意,问道:“郭遵与你有没有关系?”

因为郑朗,辽兴宗偶尔也关注宋朝陕西各个战役的情况,牺牲的诸多宋将中,郭遵被评为宋朝第一猛将,曾单枪匹马试图抵挡十几万西夏军队的进攻,力毙几百人才壮烈牺牲。辽兴宗还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此人可比杨继业也,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

“他是我哥哥。”郭逵脸se黯淡下去。

“为什么你不说?”辽兴宗差一点从马背上载倒下去,自己怎么想起来评价说此人软弱的。

“陛下未问,臣不能用兄长卖弄,所以臣前来,也是郑相公当初的知遇之恩。”郭逵感激地说,若不是郑朗前去延州调查,哥哥有可能死得不明不白,况且对自己更有知遇之恩。

辽兴宗忽然想起来一件事,问:“你们郑相公是不是早料到朕有这一天?”

“陛下多疑了,郑相公是好心,元昊狡猾难防,陛下又亲自前来,郑相公怕万一,做了一些安排。若是有这样长远的眼光,那可以媲美李靖了,三川寨大捷后,也早率兵攻伐灵州与庆州,何必留作今天陛下亲征?”郭逵机jing的遮掩道,不能说,这是我们郑相公的安排,让你们两国两败俱伤的。那么郑朗出使契丹,会有天大的麻烦,又说道:“不过郑相公之能不仅是军事,还有文治。他军事不及李靖,可文治却在李靖之上。”

话音刚落,又有一拨西夏人追来,郭逵不得不再次拨马应战。

辽兴宗看着他背影,心里也在想,不会的,应想不了这么长远,大约是巧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