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五百四十三章 争

五百四十三章 争(2 / 5)

参与,贾昌朝那点小动向。赵祯心中很清楚。他问吴育:“吴卿,那你认为何人出使契丹?”

“有,蔡襄。昔日他曾作为文人与契丹进行学术交流去过一次,同样有出使的经验。此次与吏治能力无关,只需耿直之人,将真相带回朝廷即可,耿直无过于蔡襄。”

赵祯没有作声。

他相信蔡襄,但这时候不是用蔡襄的时候,要用,最少得等他感觉君子党势力清扫得差不多,不危害国家,才能用。

张方平说道:“要么臣推荐一人。包拯。”

也是一个好人选,出使过契丹,做得不错,为人方正。

吴育说道:“我认为不妥,包拯过于方正,失之灵活。”

就是这个包拯。在关健时候上了一奏,攻击新法任人唯亲,使用江东三虎等酷吏,骚动百姓,扰乱国家与地方吏治,然后新政就象阳春三月下的白雪,纷纷融化倒坍。这人是王拱辰的人,不可相信。

张方平不悦地说:“吴育,包拯是否失之灵活,几次与西夏使节谈判,你可是亲眼所见,作所评价,未免失去妥当。”

不要弄错了,什么皆草木皆兵。

两人都搞错了,包拯确实是方正,虽是王拱辰提拨的,但也没有附从王拱辰,虽曾做过张方平的属下,张方平犯错,照样弹劾。俩人说对了一半。

宋庠说道:“要么派叶清臣前往契丹吧。”

“不妥,”吴育与张方平异口同声说道。无他,叶清臣曾做过三使司,官职太高,去为使节不合适。一个郑朗前去,已经耻辱,迫于无奈,现在不需要巴结契丹人,怎么能让叶清臣前往契丹为使呢。

四人四个人选,赵祯头很痛。

虽这种情况是他需要的,不会再象以前那样,上下抱成团,他这个皇帝有时候变得就象小孩子一样,范仲淹指东,自己不敢去西。然而决策时,却是困难重重。

而且四个人选,都让赵祯不大放心,叶清臣去是不大妥当,咱宋朝也不能低到这份上。看看刘六符升官后,契丹有没有派他来使宋朝?包拯动向不明,赵祯也怕王拱辰授意包拯给郑朗穿小鞋子,蔡襄赵祯自己不愿意,至于梁适,做为官员可以,但关系到郑朗的安全,他对梁适与贾昌朝的关系产生了怀疑,更怕给郑朗穿小鞋子。想来想去,倒想到一人,可是没有人提出来,于是隐忍不说。

任由他们吵去,再说朝堂上也要让它散一散,否则动辄抱团,不利于赵氏统掌天下。

听着几人争执,赵祯挥手说道:“下诏减卭州盐井岁额缗钱一百万,听减银、紬、绢一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