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

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2 / 4)

与郑朗作对,出了一臂之力。这样的人去查行刺教,,,

宋禧来查,内侍嘻嘻哈哈,不当一回事,经常拿他开涮,真相没有查出来,在皇后里转了转,看到内宫有许多参天大树,皇上,不好,这些树最容易招烛火,请禁中将临近屋檐的巨木一起伐去。

赵祯看了看,觉得有道理,准奏。

宴宫开始天天砍大树。

然后又看了看,内宫不仅是宫殿,还有一些花苑的什么,有许多植被,一到夜晚,茂盛的树木容易招来盗贼,靠人力巡逻是一个办法,但万一有疏忽呢?所以最好得养一些罗江犬,也就是京巳犬,在宋朝时该犬被称为罗红犬与罗江犬,以四川的犬种为最佳。

赵祯一听回了,是什么样的盗贼,敢闯入皇宫来偷东西,又不能说王胜能逃跑,不是正常的逃跑,平常根本就不可能让他逃跑。没有作声。

终成了一件笑谈。

宋朝京城养罗江犬的人不少,多与后世一样,当作宠物狗养的,就是**之用,也不可能用这种小狗做警犬。宋大人,你是查行刺案,还是操蛋的?开封判官曹颖叔终于看不下去,弹劾宋禧为查案制使,有辱皇命,请制裁。于是从侍御史降为同知谏院。

但经过宋禧这次玩闹式的查案,要求查清此案的声音弱了下去。

何郯无可奈何的上了一书,这些天内宫之中内臣轮流严值,又大肆伐木拆屋,修砌宫墙,虽是一个增备的方法,但不是根本。想要以后不能发生这样的事,必须用**绳其慢怠失守,举大刑以讨其奸。

说得颇有些道理,赵祯虽仁,权操之术也非是后人所能想像的,但终偏于软,所以官员在他手中堕落更快,大户肆无忌惮,各种弊端在增加。可这件案子怎么用大刑?

难道赵祯将自己处死?

但赵祯有赵祯的手段,诏翰林学士、三司使、知开封府与御史中丞说道:“因为朕做得不好,左右朋邪,中外险诈,州郡暴虐,法令非便民者,乃朝廷做得不好的地方,请大臣上书己见。”

大家想想怎样将国家变得更好吧。

一是求良策,二是转移视线。

可还是没有平息诸言官的愤怒,西夏使至,派曹颖叔与邓保信为吊慰使,赐绢一千匹,布五百匹,米面各百石,酒百瓶,后葬时,又再赐绢一千五百匹。

但赵祯又问了一句:“西夏元昊丧,新君年幼,来历可疑,诸卿有何想法?”

一个转移目标不行,再来一个。

承认西夏国君的正统性,就要册封谅柞为夏国主,不承认西夏国君的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