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六百十六章 远方(上)

六百十六章 远方(上)(2 / 4)

这一回没有人再有异议,开始商议细节。一天下来,连续颁发了十几道命令与诏书,直到天色再度暗下来。一一散去。

燕度很早就离开了,包拯当天晚上连夜筹备物资,他在陕西做了很长一段时间转运使,有了实践经验,朝廷在后方大力支持,国库有充足的粮食钱帛,于是有条不紊地经过一夜调度,第二天一天就离开京城,向澶州而下。

决口处离京城不远,仅只有三四百里地,第二天包拯奏折到了京城,在奏折里包拯写道,千里平原,皆成汪洋,滔滔浊浪,遍见浮尸,堤坡之上,哀鸿遍野。

绝对没有这么严重,宋朝文臣喜欢夸大其词,以示爱民。只能相信一半。不可能淹没的地区水面上,到处飘满了浮尸,那得要死多少百姓,但不会少。燕度也写了奏折回来,没有包拯说得严重,可是情况写得同样恶劣。

郑朗在中书看到后,一声叹息。

他心中产生一种负罪感。

实际与他并没有多少关系,即便不怕人议论妖异,堤决的原因很多,郑朗怎能知道是那一种原因导致堤决的?有一个原因,水势浩大,但这个原因无法预防,即便不让澶州决堤,水势浩大的结果,也会在其他地方决堤,水势才得宣泄。

已经做得很不错,如此及时的救灾,活人无数。

看到朝堂上如此重视,各地官员发疯似的搜集船只,不顾滔天巨浪,搜索困于洪水中的灾民。又有数万相关州县的驻兵参与,大名府后面数州军及时预防,与史上相比,最少少死七成以上的百姓。

但郑朗骨子里还是一个小宅男。

看到包拯触目惊心的奏折,脸色阴沉,内心也有羞愧,回到家中,一直不开心,便问崔娴:“我家里还有多少金银?”

郑家这时候很有钱。

郑朗不养家妓,谦客用得少,更不会狎妓,应酬也不多,所以用费不奢侈。除了他的薪酬,还有郑州的产业。郑家上下不会鱼肉百姓的,不过到了他这地位,谁敢得罪,产业自己在滚雪球,简单的原因,比如团行的分配,谁家会得大头?仅是这一点,利润也会逐年提高了。家中有不少钱,但有多少,郑朗从不过问。

以前官位低的时候,经常拿出一些钱帛救济百姓,位置越高,却不能这样做了,以免言臣弹劾收买人心,赵祯不会忌惮的,可是大臣难免会罗嗦一番。于是用费更少。

但郑朗只问金银,贵,体积小,故不问铜钱与布帛。

崔娴答道:“若是全部筹集,会有三千多金,两万两银子。”

“在老家找几个生面孔的人,将这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