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难

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难(6 / 6)

万,鼎议以为不可。王鼎之谏是对的,虽每年要发卒换舟,那是有舟才挽,无舟即可休息,又可以相互轮休。况且又有了免役法,用薪请了一些役夫代替发卒挽舟之劳,但一旦设铺,成为常例,运卒就会成为苦役,要么若剥这些苦役节省开支,要么国家会形成大量浪费。但是王鼎调度有方,官民皆以为便,杨永德无可奈何。于是另一人倒了霉。

许元。

许元初到南方,也如同王鼎一样,铁面无私,得罪许多人,行事不便。于是处事圆滑起来。送一些礼物给京城权贵,又对一些豪强稍稍放松,榷巨舰与之。可大舟就这么多,有人得有人就不能得。不过上面开心了,许元在下面办事也渐渐方便起来。因此在江淮主事十三年,多有功。

不过这条消息不知道怎么的,就让王尧臣知道。

两件事接连发生,不能不让人忍不住往杨永德身上想。

王尧臣写了一篇奏折,说了许元这些事。贬知扬州,但许元自谓当然,无所愧疚。

怎么办?俺为了做实事,减少麻烦,不得不这样做,因此俺问心无愧。

杨察与许元两人先后贬官,但他们做错了吗?杨察刚硬不行,许元优柔不行,那么该怎么去做事?

郑朗将这两件事联在一起,写了一篇奏折,然后在后面说了一句话,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狂风破浪随时有,吹帆击桅葬宦海。李白这首豪情满怀的《行路难》,后面一句让他篡改得一塌糊涂,然后直接将这篇奏折呈向朝廷。rs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