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七百三十六章 其实不重要(中)

七百三十六章 其实不重要(中)(2 / 7)

就不要大题小作。

一策不成,第二策又来了。

不是狄青思虑不周密,想找麻烦简直太容易。试问,天下有谁敢自称自己做得完美无缺,一点把柄也找不出来的?孔夫子不行,如来佛不行,耶稣也不行。就算找不到,完美无缺就是一个最大的把柄!

雨越来越大,京城多数地方皆泡在水里了,狄家也是。穷人只好忍受着,富贵人家便往高处搬。狄家也在搬,搬到相国寺。相国寺不仅是佛寺,还是一个商业中心,里面不可能有菜园子的,施耐庵有些想当了。当然,此时也不会再有集市了,佛门嘛,做好事,将原来集市所在一起安排了百姓做为临时居住点。

因为商业xing质,使它品味低下,还挤来了许多贫困百姓,士大夫们是不会搬到这个乌七八糟的地方。

狄青之所以搬来,一是他没有嫌弃贫困百姓,二是不想与士大夫们呆在一起,三是想低调。

但他想错了,若是真与士大夫们挤在一起倒也罢了,顶多受一点气。然而他搬到相国寺来,与贫困百姓挤在一起,多醒目哪?

并且狄青上位,士大夫们不服,可百姓服气,那是热血打出来的功绩,是草根们的梦想,是大宋最缺乏的东西,血xing、武力与进取jing神!

狄青的相貌又替狄青加分,这么一个秀气的男子,怎么就能杀了那么多敌人?

不但百姓,就是狄青进宫,那些小宫女们眼中都放光。

这样的一个人挤在相国寺贫民里,引起多大的轰动?有一天狄青闭目养修,无意中穿了一件黄se的衣袍,关于黄se衣服,往往与宋朝的风气一样,引起后人的误解。

唐朝后期对黄se衣服**很严格,宋朝也禁,宋人陈昉在《颍川语小》中写道 :“国朝之令,非妇女、小儿不许衣纯红黄。”

因此要看穿什么样的黄se衣服,如是纯黄se那就违禁了,如是浅黄se、淡黄se、莺黄se或粉黄se等,就不算犯法。诗词里也有证明,群芳围坐引杯长,满目深红间浅黄,浅黄。淡黄衫子郁金裙,长忆个人人,淡黄。碧玉篦扶坠髻云,莺黄衫子退红裙,妆样巧将hua草竞,莺黄。粉黄衣薄沾麝尘。作南华、*梦乍醒,粉黄。这些诗词皆是出自大家之手,有几人乃是朝廷重要官员,可以证明民间也有黄se的衣服。

狄青若不穿纯黄衣服,倒也不算是违禁。

事实百姓不是惊叹黄se衣服,而是赞叹狄青盘坐于殿前神像下,外面一把瓢泼大雨,殿中神像庄严肃穆,更映得军方第一人神彩飞扬。

百姓看得如痴如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