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七百四十章 权利(一)

七百四十章 权利(一)(5 / 6)

子过世太早,否则儒家学问会更完善。”

孙胄不置与否。

郑朗又说道:“说简单一点,所谓的三分,就是民间的分寸。不过治世没有那么简单的,化成真正学问,它就会变得十分复杂了。”

就象爱因斯坦相对论那个比喻,事实上相对论岂止那个比喻那么简单,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

郑朗伸了一个懒腰,说道:“孙山长,但不管儒家有什么学问,万变不离其宗,要胸装这个天下,这个天下黎民苍生,皇上与社稷。辅助皇上成为明君,替皇上分忧解愁,治理百姓,使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这才是儒家真正的道。无论仁义礼乐圣智中庸忠恕孝慈,或者三分,都是为了这个道而服务的。朝廷制度也是如此,天下非是士大夫的天下,非是武将的天下,而是陛下的天下,天下百姓的天下,无论士大夫或者武将,仅是其中的服务工具。”

说着,扭头意味深长地看了刘敞一眼。

又道:“山长既然相询,我再讲一段话,学问也是如此,夫子胸装天下苍生,蛮人同样是大宋的子民。若山长能想通,又怕汉蛮杂居,引来混乱,我会让人于清风峡前另修一处洞府,贵书院出一些师资教导如何?”天过就离开,时间并不多。我也知道,因为蛮人生活习惯不同,会给贵书院带来许多麻烦。可为天下计,为荆湖南路以后安宁计,百姓福址计,请山长三思。”

孙胄终于松口:“外界传言郑相公乃是我大宋难得的忠臣,果然不虚言也。我只好答应了。”

“忠那敢当啊,不过在下谢过山长了。”说着郑朗深施一个大礼。

从岳麓山走母,刘敞凝眉沉思。

刻意带他来的,让他反思反思,去掉一份浮躁之气,多一份厚实,说不定此人会真正成为一名良吏。

这才去了没移氏府邸。

将大约情况对赵念奴说了,又看着她怀中的孩子,快一个月了,脸上的皱皮还没有舒展,侥幸十分健康。

从赵念奴怀中抱过来,又道:“马上我要派人将你暗中送到鄂州。”

说着,脸上露出一份歉意的表情。

“郑相公,父皇会不会生气?”

“会,不过你不用担心,他是一位长者,”郑朗说这句话心中有些发苦,原来在郑朗心中将赵祯当成一位好兄弟,好朋友,现在不得不变成了长者,又道:“作皇上他是一个好皇上,做为父亲同样也是一个好父亲。让他责骂几句,认个错,就会平安无事了。”

“郑相公,拖累子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