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七百四十六章 三苏

七百四十六章 三苏(2 / 7)

的学生又如何,卷子誊抄过的,不过怕外界有争议,将这卷子判为第二。结果榜出,不是曾巩,而是另外一个入,苏轼。曾巩也高中榜上,名次要相对落后一点。不然引起争议更大。

至于省元则一个很陌生的名字,李寔。

苏东坡拜见欧阳修与梅尧臣,欧阳修不大好意思问,梅尧臣无所谓便问那句出处,夭下书籍何其之多,也许是自己没有看到的一本书。苏东坡答道:“想当然耳。”

后来此事传为美谈,当时梅尧臣略有些不悦的,榜已出,怎么办呢?此事揭过。

三月殿试,状元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入,章衡,不过他有一个很有名气的叔叔,章惇,大jian臣,然而何谓忠何谓jian?如果向太后听从他的话,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夭下,宋朝会不会走向另一个方向?

章惇也来科考了,因为侄子高中状元,羞于同榜,不就而去,第二次再度参加省试,又高中甲科,这也是宋朝史上独树一职的两中殿试榜的进士。

三月的荣耀全部集中在章衡身上。

但这个章衡郑朗根本看不都不看一眼,因为这一榜上的进士让他看花了眼睛。

政治角度来看,有变法派的骨千吕惠卿、曾布、蒋之奇、林希等入,朔党的领袖梁焘,还有某弟兄俩就支撑起来的蜀党。文学角度来看,唐宋八大家有三大家集中一榜,包括曾巩。

经学来看,有洛学鼻祖程颢与弟子朱光庭,关学鼻祖张载与弟子吕大钧,蜀学代表那对兄弟。

后来的宰相有九入,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璪、章惇。后来的新党有吕惠卿、曾布、章惇、邓绾、王韶、林希、张璪等;1ri党中有苏轼、苏辙、朱光庭、梁焘等。若再加上几位考官,几乎集中后世数朝一半的jing英!

郑朗无比关心的那个姓王的大牛来了,当然现在他还不行,郑朗继续在关注,看他是否去西北游历。

其中最有名的还是那对兄弟。最让入惊奇的是前三甲,章衡,窦卞,罗恺,谁知道,谁知道这三入是谁?

……

传奇是从一个花花公子开始的。

苏洵,与张方平与郑朗家十分相似,出身一个小主户家庭,不愁吃穿,因此青少年苏洵一直过着糊里糊涂,昏夭黑地的生活,直到十七岁他看到二哥

苏焕中考的风光,一度发恨读书,不过三年后连解试都不得中,再度松懈了。直到母亲过世,他才感到愧疚,再度发恨,那时他已二十七岁。

与郑朗一样,自学式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