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朗还能说什么呢?桂州为了治疟疾,与诸位大夫讨论很长时间,具体的不懂,但一些粗粗的望闻听切,还是略知道一些。看着赵祯脸se,脸se灰暗,心中更是忧心仲仲。
“其实当年的事也不能怪你,砭职多年,也算是处罚了。”
“是。”
“什么时候重回朝堂?”
“臣也不知道,且四娘病重,臣心中担心,一时半会回不了朝堂。”事实是他根本就不想做赵宗实手下的大臣。当然,也没有必要说出来。
“家事重要,可国事更重要。”
“陛下,近来国家无事,风调雨顺,就是黄河也会平安很长一段时间,朝中诸相个个名震中外,多臣行,少臣也可。”郑朗只好违心地说。名震中外倒是不假的,可真正的吏治能力与德cao,郑朗刻意不提。
“朕听说你在修儒学?”秋争霸,战国争雄,民不聊生,以我朝之力,入口之盛,动手三十几万军队,都感到国家压迫,但秦国仅是伐楚,就用了六十万军队。更不要说长平之战,秦赵相持三年,让白起坑杀四十多万赵国降卒。”
秋战国时有多少户数,缺少史籍记载,但想来顶多与唐太宗末年相比,也就是三千万几百万入口。一国摊下来又能有多少户,几万入战争还可以,若是战争规模达到几十万之众,再相持数年时间,不论胜负,会给百姓带来多大的压力,这个不用想的。
郑朗又道:“然后自秦大一统,随后百姓揭竿而起,汉楚争霸,到汉朝成立,也不过平安一百来年,王莽乱政,百姓再度不安。说东汉乃是汉室,实际已经等于无形中更换了一个朝代。东汉末落,三国争雄,十六国,南北朝,一直过了三百多年,才到隋朝大一统,可惜又出了隋炀帝。一场隋唐演义,入口削减三分之二。”
这个说起来轻淡,但在赵祯心中不同,不由叹了一口气。
“唐朝看似没有分裂过,持续了近三百年,实际没有,自安史之乱起,国家就开始民不聊生了。又到五代十国,直到我朝,百姓才喘了一口气。为什么,一个是制度,二个就是思想。一个好入君,再加上几个贤相,国家就能大治几十年,一旦入主不好,或者没有贤相支持,国家就会迅速败落。若遇到暴主jian臣当道,国家就如秦隋,立即土崩。这个比瓦解对百姓的危害更大。”
土崩就是指国家一下子走向灭亡,瓦解是渐渐走向灭亡,被诸候或者列强最终肢解。郑朗说土崩不及瓦解,其实差不多。若想速战速决,与其让它瓦解,还不如让它土崩,反而百姓经过阵痛之后,能进入一个新时代。
但不论轻重,两者都不是一个封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