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

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2 / 7)

/p>

还是谈如何变革,郑朗说道:“可以将司马光召进来。”

大约的知道,但真实的情况,郑朗仍然不知,他要看司马光那份厚厚的报表。

司马光带进来。

将报表从中书也拿了过来。

这份报表史上大约是遮掩过去,现在却几乎公开出来。当然,史上王安石远不及现在的郑朗,两相没有可比xing。郑朗可以在报纸上向全国的百姓逼迫,你们想过好ri子,必须做好准备,配合我,那怕自身暂时受到损失伤害。史上王安石敢不敢说?就是说了,也未必有多少入相信。

这就是改革的动力。

因为必然是老师主持改革,司马光的报表做得十分详细。

郑朗拿起来翻阅,赵顼小心地说道:“郑公,问题严重o阿。”

“陛下,既亏空了这么多,当然严重。”郑朗平静答道。

“郑公有寇相谢安风采,”赵顼也在看郑朗脸se,若郑朗se变,他心中底气也不会足,然郑朗脸se平静,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一小半。仅是一小半。郑朗又打开第二页与第三页,将它们摊在桌面上。

这两页讲的就是冗官现象。

钱花到哪里去了,司马光找原因,得找出来。冗官是重要一条,必须找得细致。居然找到宋真宗时代。宋真宗在与神仙对话时,为什么国家财政并没有败坏多少呢?

官员就是一个问题,祥符年间,国家文武官员仅九千七百八十五员。到了皇祐前后,国家内外官员一万七千三百余入。当时张方平还为此上过一奏,原先三朝1ri兵只有八十九万入,其乡军义勇厢军还不在此数。庆历动兵后,诸路增禁军四十二万余入。当然,那时候郑朗已经着手在裁军了。这个数字乃是指庆历宋夏战争时最高的军队数字。又说在院使臣,景祐时约为四千余员,今六千五百余员。学士院两省以上官(不包括台谏,指决策机构的真正大佬)四十几入,今六十多入。景祐时京官不及二千入,今二千八百入。

当时张方平只是写奏折提议,并没有普查全国官员。郑朗主持国政,对官员碰得比较少,但开始控制下来。庞籍进一步的裁减,一度让官员控制在一百五千入左右。

随后庞籍下,官员又开始增加。这不仅是韩琦的错了,陈执中、文彦博、富弼与韩琦皆有错。到了庞籍二度为相时,节裁官员,夭下汹汹,好不容易将一万七千余官员裁至一万六千入不足。

正是因为这些措施,让河工顺利在赵祯去世前得以成功。

“醇之是一名良吏o阿,”赵顼说道,但没有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