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八百二十五章 简中(下)

八百二十五章 简中(下)(2 / 7)

明天会以一斤大米一文钱征乙家。虽有空子,空子并不大。

税务报表存档制也减少了豪强仗势欺人机会。

连带着还有其他一系列的便处。

富弼先是额首,然后是迷惑,问:“行知,难道这次清查,就没有好办法了吗?”

如今弄得天下汹汹,不是你郑行知的风格。

“繁就是简,天道幽远而无情,但若有心,还能追寻一二,诸位再看,”郑朗说完,递了一份手卷,先递给赵顼。古代没有气象具体温度的记载,若有心找,还能找出来的,比如说今年无雪,那必然是一场暖冬。

手卷上就是一些汉唐宋的天气与灾害记载,大家看过后,郑朗说道:“与前朝相比,我朝这几十年间气温皆比较温暖,并且温暖得颇不正常。诸位再看札子上的记载,无论过暖或者过寒,都会有大灾出现。这几年犹为突出,冬天时多次京城无雪,再看灾害,也频繁发生,今年看样子又是一个暖冬了。暖冬次数远胜于史上任何有记载之年,我担心未来会有更大的灾害发生。不仅有水灾,若是水灾到来,河工虽花费大量钱帛,还能抵消一二。我就怕更大的旱灾到来,是比嘉祐初更大规模的旱灾,降临到我朝大地上。”

郑朗说法在宋朝不妖异。

并且似乎他在天气上略有那么一点儿权威,多次成了先知。

仅一句,大家一起正se。

本来财政就不健康,若如郑朗所说,会发生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旱,会对宋朝会产生多大的冲击力。

“是否能度过未来难关,全在于眼下。此次盘查,下面波涛汹涌,诸位不想,我更不想。可不经过此次动荡,国家就无法脱离种种弊端,进入大治辰光。我建议官员分流,是官员专业化,不易出现差错,也是对官员数量的牵就,减少更多矛盾。诸位再看京官,以前四千名京官,政务冗沓。如今多事之秋,京官仅一千五百人,政务可出现了冗沓现象?”

一问,无一人回答。

也是郑朗刻意如此,用来做比较,既然一千五百官京官将政事就做好了,为什么要养四千名官员?多养两千五百京官,一年国家得多花多少钱帛下去?

“但牵就了,此次重振祖宗真正家法,政令会变得更通畅,因为重叠少,分工明确,冗政就会减少,冗政减少,就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浮费与浪费,远不止裁减官员那么简单。重症之下,不得不用虎狼之药。三年,大家只要支持我三年时间,若没有成效,不用诸位反对,我会自动辞职回家,以惩陛下对臣的重望。”

实际不止三年,一直吵了四五年,才渐渐平息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