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八百五十章 大麻烦

八百五十章 大麻烦(2 / 6)

保护水土。

原来若是郑朗说,大家会忽信忽疑。

陕西已经在执行类似的保护环境措施,一些荒山渐渐绿了起来,上有树木,下有苜蓿,在一些人烟比较少的地区,因为水土得到保护,河水浑浊现象逐步减轻。

郑朗此次做法更极端,索性用棘刺将一些价值不大的山区一起封死成无人区。

这一条争议不大,就是钱,赵拆迟疑道:“一千万非是小数字,若是以前倒不存在问题,眼下财政吃紧,又为安抚民心,仅是偿付利息,一年就得几百万缗。是否迟些执行?”

“阅道,欠负巨大,非是一年两年可以偿还的,今年银行监利润腾出来,国家会出现盈余,可以拨一部分款子出来。梁氏野心勃勃,西北估计不能平静了,早一点执行,暂时是支出,以后会逐年产生大量节约,而且也造福了陕西百姓。自建国以来,唐朝关中开发成熟,陕西条件是好的。然随着西北战事打响后,陕西百姓承担着大量兵役劳役,其他诸路大踏步地发展,唯有陕西停驻不前,也要适度地给予一些善政,利于他们修生养息。”

赵忭不能作声了。

总的说,这一条不但在都堂上,就是执行后,都不会产生很大的争议。

但郑朗实施它还有一个用意,乃是为了下面一条,榷茶。

国家经营,效率低下,贪污与浪费严重,早晚收益会随之下降。不过榷茶之利破坏最严重的,还是钞法。

当初执行时赵匡义是好心。

西北用兵,运费惊人,若动用国家力量运输,因为效率与贪污,成本会变得很高。若真正购买,不用多,一斗出价三百文,相信商人自己就会有办法将粮食运到陕西前线,而且还是上等的粮食。但那样的话,必扰乱整个陕西粮食价格,让百姓民不聊生,首先生活在城市里的百姓日子就没法过下去。于是赵匡义想出一条变通之法,先是发行茶钞,后是盐钞,让商人通过换钞,将粮食运到前线。军粮与民粮区别开来,既保证了兵士用粮,又没有扰乱民间粮价。

起初是好的,但有能力做到的,只有那些豪强大户,渐渐茶钞与盐钞被豪强把持。被他们把持会有什么后果?有后台啊,肆无忌惮,甚至运的是不能吃的霉变陈了不知多少年的粮食,或者往粮食里掺沙土,掺土罢了,还能淘洗掉,掺了沙子怎么办?谁有本事一粒粒地择干净?甚至有的商人就地在陕西购粮,连运费都节省了,然后往里面灌一些沙土,当成钞粮,送到军营里。而且也波及到陕西民用粮价,使百姓苦不堪言。

榷茶很有可能产生的两千多万缗利润,渐渐被豪强全部把持,兵士食用粮还有一半以上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