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

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2 / 8)

选了前者。这一句赢得大多数士大夫的赞同。欠负要么装傻卖乖,不偿还了,汉唐以及宋朝皆发生过欠负一事。有的偿还一部分,有的苛压百姓。没有了,有的赐一官半爵,也没有了。现在皇上要做好皇上,全部偿还,连普通老百姓的透支也要偿还。一偿还,财政十分吃紧。西北再起烽火,终是不美。

赵顼看着郑朗,问:“郑公,你意下如何?”

“陛下,既然大家皆认为以和为贵,臣也附议,”郑朗说道,但郑朗嘴中的以和为贵,每次说出来都有讥讽意味,郑朗又道:“不如这样,前方奏报,说抓获了两万六千余名战俘,相信后面还会增加,许多敌兵慌乱之中,逃向各个山林所在,会被搜捕出来,臣估计这一数字最终能达到三万人。先行诏书,让王韶将伤兵无条件送还给西夏,如何处理,与我朝无关了。余下的战俘用来劳役,诸寨堡以及构建的战壕、垒墙一一被西夏人催毁,破坏容易,建设难,用这些战俘当成力役,替国家节约一些开支吧。然后派使对西夏人通知,自治平年间开始,这些年西夏屡屡入侵我朝,自秦州开始,到泾源路、环庆路、延鄜路,掳获了我朝边区大量百姓,让西夏人将这些百姓交出来,与我朝交换。若不同意,正好陕西大修水利,用他们来建设水利。”

“郑公,梁氏未必领我朝的情份,”王安石道。

多数大臣赞成见好就收,王安石不赞成,反而认为不如索xing兵伐天都山,虽多花了一些钱帛,说不定还能杀出一个和平来。现在大捷之下,又阳萎了,梁氏仍然会看轻宋朝,这一场大捷效果就不会放大。

交换更不妥。

将掳走的百姓交换回来,边区百姓对朝廷会更忠心一点,可是少了这三万夏兵,西夏就有三万户百姓妻离子散,和平时没有壮丁,耽搁生产,战争时少了三万壮丁,西夏兵力就减少了三万人。一进一出,等于是六万战士,六万户人家的生产。交换对宋朝来说,很不值。

“要和就得有诚意,君实,你认为呢?”

“郑公,非也,我也不是赞成一味的苟和,不过经济转好,正是一鼓作气之时,若是因为战争拖累,我认为很不美。”

“嗯,不如再来一条,陛下,去年西夏芡收,百姓贫困,特别是横山地区的羌民,朝廷拿出二十万石军粮,自麟州到延州、保安军、环州设八个榷场,与横山诸羌交换牲畜。以让横山诸羌得活,以体现我朝的仁政。”

诸人都哑然了。

仁政肯定有了,可这个军粮,成本每石到边境几乎达到近四缗钱,但不可能以一石四缗钱交换牲畜的。再说,经过这么多年的休生养息,鼓励养殖,宋朝北方对牲畜不象庆历时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