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

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2 / 11)

王韶能得到俞龙珂,不仅有王韶之功,还有王安石力保之功,而王安石之所以力主王韶之议,又有一个人,他的儿子王雱,很早以前,在王雱十三岁时,得秦州兵卒言洮河事时就对王安石叹道:“此抚而有也,使夏得之,则敌强而边患博矣。”

这句话让王安石记忆犹新,后来西夏势力南下,再加上郑朗的想法,这才力顶朝堂士大夫的反对声,竭力对王韶支持。王安石执政后,王雱多替其父出谋划策,不过因为他是执政子,有所避讳,不好当选。王雱对王安石说:“执政子虽不可预事,而经筳可处。”

王安石为其造势,将其所撰文章雕印,贩卖于市,邓绾与曾布又在赵顼面前力荐,赵顼召见面谈,授王雱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

对于王雱,郑朗也曾关注。

史称其为人剽悍yin刻,无所顾忌,那肯定是过了的。

但其政见可能因为岁数轻,比较激进,又是王安石的唯一儿子,郑朗中庸平衡,试图让司马光稍稍走快一点,王安石则走慢一点,王雱却在前面拉着父亲小跑。

也没有怪王雱,年轻嘛,往往就是冲动。

富弼与蔡襄、欧阳修皆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不过后人拼命抵毁,过了,但王雱确实有不对的地方,其人气豪,这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说法就是不可一世。朝廷一直想授命,不愿做小官。现在成了帝师,才勉强的出来。

且极有才情,嘴巴功夫了得,郑朗与之辨,只能打一个平手。包括郑朗刻意让他随大小苏磨练,大小苏皆感到头痛。赴任后一,豪情万丈,作策三十余篇,极论天下事,又作数万言《老子训传》与《佛书义解》。

因其醉于政治经学,平生未见其诗词,于是有人耻其不会作诗写词,面对质疑声,作了一首《倦寻芳慢》,露晞向晓,帘幕风轻,小院闲昼。翠径莺来,惊下乱红铺绣。倚危栏,登高榭,海棠着雨胭脂透。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怅被榆钱,买断两眉长皱。忆得高阳人散后,落花流水还依旧。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

时人叹其工,词出后广为流传。

关于王雱的八卦还有他的妻子庞氏,非是庞籍的女儿,而是同郡一户姓庞人家的女儿,十分美貌。不久后替王雱生了一个儿子,心中不悦,竟想杀死这个孩子,由是夫妻不和。小两口经常吵架,后来王雱生了疽病后,为了怕影响儿子的身体健康,王安石令庞氏另独居小楼,王雱又想到妻子的好处,又写了平生第二首词,《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休。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