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九百十二章 后背

九百十二章 后背(2 / 6)

行所有的铜币与金银就换了出去。空荡荡一片。其实这条计策太狠了,当然最狠的还不是这条计策,是在东方大海源源不断的木材上。

宋朝越富裕,用木材越多。倭国山林破坏得就越严重,但与官方无关,皆是民间买卖。要么平安监半官方性质插了一足。

正月还没有结束,西夏交子与铜钱的比例兑换就达到了一百比一,也就是说以前一缗钱交子,现在仅能换回十文钱。这个比例都不足发行成本的五分之一。但就是这个比例,手中的交子都换不回来铜钱。五千多万缗,几乎波及到西夏整个国家各个阶层,甚至还有宋朝。这些年两国关系不是很好,多数时间宋朝断绝了岁赐,并且关闭了互市,可是民间还有许多商人贪图盈利,将宋朝的货物向西夏走私,因此手中也拥有了一些西夏交子。短短半月内,这些交子就化成了一块小破羊皮。

士大夫们看到的是西夏经济倒塌,还没有想到严重性。随着交子失去信誉,物价开始上涨,先是一匹绢从两千多缗交子变成两万缗,接着变成二十万缗,再连着变成五十万缗,一百万缗。最后就是手中有铜钱,也在一万多文钱才能买回来一匹经绢,整个西夏的商业打回到原始社会。所有作坊与市铺一一破产,各个部族族首手中的财富全部缩水,甚至变成一无所有。

侥幸的是西夏本来经济不是很发达,否则就是这一次变故,不用宋朝出兵,西夏就亡国了。

但危机仍超出宋朝许多大臣想像,即便西夏,一旦商业倒塌,影响也十分深远,最简单的百姓就算是以物易物,也未必能自我满足,况且西夏本来物产不丰,许多生活用品要靠外地供应。然而仅一个余月时间,西夏就开始向原始社会进军。

西夏也有人才,李清看到眼下这个局面,又想到了宋朝的一些变动,向梁氏与李秉常进谏:“陛下,太后,国家蒙受大难,而宋朝改营为团,改团为军,又将章楶调到兰州,臣以为宋朝多半会图谋不诡。”

此时梁氏焦头烂额,听后大为不悦,怒道:“难道哀家连那个章楶也要害怕吗?”

不是梁氏不精明,相反,这是一个十分精明强干的女人,但她长在权谋上,而非是军事。前线又是梁乙埋指挥,为了隐饰其失败,对真相多有篡改,更影响了她的判断力。她重视郑朗,重视王韶,但未必对章楶有多得视。

李清苦笑。

古渭城一战,他一直是在前线的,那个宋朝宰相又象定川砦一战一样,自己将夏国兵力吸力,外围交给狄青,这次却交给了章楶,而且放权更大,也就是说那个章楶的军事能力有可能还在狄青之上,最少与之持平。但谁能相信呢?

他还是进谏了一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