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四十五节 大封功臣

第四十五节 大封功臣(2 / 5)

果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不同的制度,在同样的人手里,发挥的效果可能都是相同的。

袁世凯、载沣、张之洞这些人,他们玩共和也好,玩立宪也罢,其实能有什么差别,最后还是玩他们熟悉的那一套,只不过披上一件新鲜的外衣罢了。

杨潮突然对李鸿章没能当总统没那么失望了,他想明白了,这个国家目前的发展层次就是这样,你让李鸿章当总统,跟让他当皇帝是没有任何差别的。现在李鸿章死了,张之洞做了总理,又能差到哪里去?只要张之洞掌权即可,让他做该做的事情就好。

反之,李鸿章强行当了总统,八旗势力能答应?就算在现在,全国各地的督抚中,也有超过六成是旗人。这些人中,至少有一半,是坚定的皇权派,是坚定拥护爱新觉罗家族的。还有一半最多能保持观望,心里也是倾向旗人当政的。

李鸿章的支持者,无非是江南督抚,也就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等等,这些人是因为洋务而结成的洋务派。他们内部其实也并不齐心,他们只是要效仿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发展西方工业而已。要知道就是这些洋务派,签订了东南互保的人物中,四川总督奎俊也是旗人。李鸿章离开两广北上后,代理两广总督的德寿同样是旗人。

再加上革命党、保皇党等海外势力,李鸿章强行当总统的结果,很可能是中国提前爆发内战。

所以说,想通了之后,杨潮反倒觉得,眼下的局面还可以,起码让洋务派上台了,虽然洋务派的理念和手段并不是最有效的,他们大建各种重工业几乎都是官办,可是这个时代,让中国直接民间搞重工业也是不现实的。

那么让洋务派慢慢发展重工业,民间自主发展轻工业,用上十年时间,加上中国这么大的体量,也应该会有一个相当的工业基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世界力量降低后,中国目前的地位应该会相应的上升,虽然也未必能跟列强平起平坐,但自保之力应该有了。

这样再坚持二十年,等待二战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应该上升到列强的程度了。

让洋务派掌权,虽然缓慢,但总在前进,虽然缓慢,但总会转身。

让这个大国在历史上平安转身,这才是杨潮最大的心愿。

载沣登基后,在议会演讲,并确立了新的领导班子之后,国家这才开始运作起来。

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年号,张之洞领导的内阁最终确定了宏兴这两个字,希望大清能够重新兴盛起来。接着年号在议会通过,再以皇帝的旨意形式,昭告天下。

第二件事则是填补官缺,也可以说是大封功臣了,因为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