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六十七节 讲课

第六十七节 讲课(2 / 3)

南的事情,他也是看不过眼,张之洞他不敢腹诽,但是其他人,他实在是看不上眼,以江南诸省财力,办洋务三十余年,竟国弱至此,实在让他悲愤。

“假以三年之日,我山东兵工有成,届时甲坚兵利,招十万齐鲁男儿,用兵北疆,定可一鼓而荡尽俄夷腥臊之气。”

王求闷哼一声,想到东北依然被俄国霸占,不由气从中来。

“王兄,今日报上皆言,英日结盟,欲共图俄国。今俄人似有退让之嫌,我大清可否收复国土?”

一个书生问道。

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俄国人十几万大军将东三省霸占,北京条约签订之后,各国逼俄国人退兵,俄国人满口保证不侵犯中国,不割让土地,但是却一直不行动。最不想看到俄国人霸占东北的英国,立刻拉拢同样受到俄国威胁的日本,一起针对俄国。

“哼!”

只有王求冷哼一声。

“求人不如求己,驱虎吞狼,英国人和日本人赶走了俄国人,难道就会老实把辽东还给我大清。说到底还得我大清自己争气,自己丢失的国土,就得自己拿回来!”

王求倒不是真的对英国、日本有气,而是对自己国人的不争气感到悲愤而已。

几个秀才听到王求这么说,也不由得有些羞愧,他们觉得自己确实软弱了,寄希望于他人,而不是想着自己争气。

“好了,今天让你们来呢,是大人今天要讲课。都好好听着,杨大人的课,可不是轻易能听到的。”

众人当然知道这点,杨潮的见解往往独辟蹊径,纵横几百年,横跨中西方,大量的例证论据,极其符合逻辑,占的高度也让他们佩服。他们早就把杨潮当做一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高人来对待了。

于是一个个隐隐也期待起来。

“今天讲的是组织形式的三种基本结构。”

道台衙门后衙大厅中,墙边挂着一张大白纸,杨潮用毛笔在上面划出了一些图案。

“第一种线性结构!”

杨潮指着一幅图说道,这幅图是一座金字塔形结构,最顶端写着君王,下面分别写着首相、元帅,首相、元帅二人并列,两人下面各自有官员和军官,然后杨潮用两条线连了下去。

“这就是线性结构。命令的传达是从过往通过将军、军官然后一直到士兵,或者从首相官员一直到百姓。命令的传递始终是从上往下,没有平行交叉,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组织形式。从国家的构成,到商铺、洋行,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这些秀才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