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七十八节 进京

第七十八节 进京(2 / 3)

京迫于无奈才加入的淮军,很快就考去了开平武备学堂,很快也辍学了,接着就进入了警察局,当杨潮招募幕僚的时候,他已经是警察班长了,怎么看都是前途无量,但他还是依然来给杨潮当幕僚,第一是能回山东了,第二是因为他确实不怎么喜欢当兵。

他倒是跟杨潮解释了一番,但是杨潮一通忽悠,他立刻就脑子一热,以强国为己任,答应了下来。

李思第则是去伦敦学习财务管理以及金融的,杨潮就打算把他往经营方向,因为这小子从小就学了一身长袖善变的本领,不好好利用,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其他学生则都是去学习科学技术的,对杨潮来说,最要紧的,是培养手下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这种人文科学反倒是不用着急,毕竟科学技术是硬学问,不懂就是不懂,摸索是摸索不出来的,人文是软学问,跟着别人学也能悟出来。

但他们不仅仅是去学习的。

“去了那边,尽快把我们的组织建立起来。你们在那边也不容易,经费的话每年会给你们拨一万马克的。你们要号召所有的留学生以强国富民为己任,好好学习,将来能够报效祖国。当然你们自己的学问更不能落下,出去一次不容易,不把学问学到手,对不起爹娘,对不起国家啊。”

临登船前,杨潮还给这些人做动员,他们可不都是去德国的,法国、英国的都有,李思第已经被任命为旅欧中华强国富民社分社长,这些学生分散开去,要积极宣传强国富民的理念,吸引留学生入社,目的吗,当然杨潮是希望将来能把这一批人尖子给捞到自己这边来。

现在去欧洲留学的学生还不多,袁世凯最新的数据是三千人。

杨潮希望将来至少能招募一千人到山东来工作,毕竟这些人回国之后,要么去洋行了,要么就是进入官府。

进入洋行的只能是用一下他们外语的能力,太过浪费了,进入官府的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是闲差,就好像詹天佑去开军舰一样扯淡。

胡适说过一件事,他说在西方留学的中国学生,成绩上只比犹太学生稍微差一点,可是一毕业进入社会就完全不一样了,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个个都去钻营仕途了,而学校里成绩最差只想着泡妞的美国人,进入社会之后,一个个却龙腾虎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闯出了一番事业。

不但清末是这样,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学生,还是这个吊样。

一直目送吴佩孚他们蹬上轮船,杨潮才跟马腾飞他们上了货船,几乎是并行驶出了青岛港口。

同样在天津交货,先后将武器交给载振和袁克定后,杨潮下船坐火车去了北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