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三十五节 拿架子

第一百三十五节 拿架子(2 / 4)

青年军和土匪军。

这开什么玩笑,首先那些学生,杨潮就不打算让他们继续当兵,这可都是种子啊,中国人还没有奢侈到把西式学堂里的学生推上战场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日俄战争中,日本士兵全都识字,而俄国士兵却达不到。

老实说之所以有这么多学生愿意参军,还是这几年才努力的结果,载沣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妥协下上台,洋务派获得了比以往更大的权力,因此教育事业比过去发展的更好一些,各大口岸城市中的西式学堂大多都是在1901年以后建立的,这几年也就培养出了几十万接受了西方科学观念的学生。

全都送去当兵了,谁去留学,谁去学习最新技术,谁去建工厂,谁去搞发明。抗战的时候光头哥之所以总是第一时间把学校搬迁到后方,而不是约瑟夫沙皇那种直接给学生发枪,不就是因为底子薄伤不起吗。

“那杨大人想做什么?”

“当然是兴工业、修铁路了。”

杨潮直击要害,他就是要搞实业,满清灭亡后之所以那么乱,不就是因为做实事的少,喊口号的多吗。

梁启超直言大材小用,力劝杨潮带兵。

杨潮则耐心的解释,那些学生不该当兵,至少现在不该,十年内中国都没有让学生当兵的资本。

第一次交谈就这样不欢而散,两人说不到一起去。

不过杨潮倒是对康梁集团有些刮目相看了,本以为这群人搞百日维新的时候,不过是初出茅庐的秀才、举人,从来没有什么施政的经验,失败是必然的,之后出过流亡十多年,也不该有什么施政的经验和能力,可没想到一回来就想到抓兵,这倒是有点眼光。

他们当年就是栽倒在没有兵权的坑里,这次一回来就想着抓兵权,看来是不想在一个茅坑里绊倒两回啊,不知道他们只是因为吃一堑长一智,是被袁世凯吓怕了,还是真想明白,改革必须有武力做后盾的道理。

但无论如何,杨潮都不想趟这趟浑水,他此时依然不看好康梁集团。

因为梁启超跟杨潮谈论了半天,主要的方向还是政治上,至于教育、军事和工业,他们的口气中,似乎只是在为政治服务,这让杨潮感觉他们就是回来抓权的,玩政治就是抓权,而现在的掌权派是谁?

是洋务派和顽固派。

随着洋务派的化骨绵掌,随着时间的推移,顽固派实力是越来越小,有的是自己转向,有的是老死病死,洋务派的人才是源源不绝,而顽固派却后继无人,说白了,认同顽固派的后辈越来越少了,因此死一个老顽固,那就少一个老顽固,按照洋务派这种玩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