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四十九节 组党

第一百四十九节 组党(2 / 4)

融资服务。

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一笔一千万英镑的电气化债券就订下了,将用来支持山东境内的支线电气铁路的发展,同时在山东各个城市,修建一座5万到15万千万容量的电厂。

贷款以山东关税为抵押,分十五年还清,但是前十年只需要支付利息。

杨潮计算的很清楚,前十年的利息总计,还不到贷款总量的八成,而十年后都到1917年了,那时候德国人都快战败了,这笔贷款估计也就差不多黄了。这样的借款自然十分划算,不借才是傻子。

摩根对此十分不满,尤其是对他们政府在华问题上的软弱,表达十分愤怒的情绪。

因为正是他们政府的不作为,才让他们这些美国商人,利益大大受损,在中国的拓展,一直十分不顺利。

摩根想要联合英国人,结果英国人已经吃下了一笔一千万英镑的铁路债券,暂时无意跟中国为难,尤其是掌管铁路的杨潮。

1908年终于到了,各国经济形势稍稍缓和。

在山东投资的一批民族资本,因为最后杨潮总计五千万紧急贷款的支持下,总算幸免于难,没有破产。他们此时也发现了山东投资的优势,尤其是政府对他们的限制非常有限,李富安组建的工商局接过了所有的企业管理权力,为此后面也是一番政治斗争,传统官僚纷纷结成同盟弹劾杨潮,都被杨潮顶了过去,但是朝堂上对杨潮不满的情绪越来越激烈了,说白了杨潮侵犯了太多人的权力。

尤其是洋务派,经过袁世凯和周馥两代经营,山东的洋务派实力还是很强大的,跟朝中的洋务派连成一体,对杨潮各项施政都提出了责难,什么卖国了,什么勾结洋人自重了,什么拥兵不法了之类。

杨潮则强烈的反击,表示新成立的工商总局,是朝廷批准成立的,这是新政,假以时日,必然能收到效果,并且不惜跟洋务派对赌,三年之内必见成效,否则甘愿停止。

“本官可是堵上政治前途了。你们可要争口气。”

杨潮将自己的行为都告诉了王求等人。

王求去年年底也回来了,从1901年开始,经过了将近六年的学习,他也完成了学业。

其实第一批留学生都在慢慢回国,他们一个个激情饱满,野心勃勃的想要投入新政的大潮之中,而山东则是这个大潮的风口浪尖,虽然汹涌危机,但也生机勃勃。

“大人放心,吾等定当竭尽全力,决不让那些老顽固有任何借口。”

王求信心满满,他回国后,立刻就着手组建了一家化工企业,以石油为原料,生产一些化工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