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五十节 皇帝病

第二百五十节 皇帝病(2 / 3)

>

同时杨潮还假惺惺的劝说袁克定要优待清室,装作一个对满清怀有迁就的传统大臣。

袁克定心满意足的走了,还带走了杨潮给载沣进献的十万大洋支票,袁克定把这看做是杨潮因为支持他爹。而对载沣这个废帝产生的内疚之心,对杨潮更加放心了,认定这是一个心向皇权帝制的传统人物,而不是炮哥那些叛党。

有了杨潮的保证,袁世凯这就彻底放心了,这几年他运筹帷幄,将革命党的势力打压的窝在东南几个省份,又编练了300万新军,其中200万是他新编的模范军,领军人物还是大名鼎鼎的蔡锷。心想对云南有绝对控制力的蔡锷也支持他了,全国可能反对他的也就是一个广东,至于冯国璋那些人,尽管有些不情不愿。袁世凯还是可以放心他们不会站到对立面,不会直接反对的。

所以袁世凯感觉到时机已经到了,他要登基为帝,复辟皇权。

杨潮冷眼看着袁世凯一步一步把自己的基业葬送,甚至还在后面推波助澜,因为他知道该自己站到前台了。

袁世凯倒台后。中国有能力收拾山河的,除了杨潮还能有谁。

原本的历史上,是段祺瑞出山,北洋势力完全压制住了革命党,而这个时空,段祺瑞的资历、实力能跟杨潮比?

袁世凯一倒,肯定就是杨潮,遗憾的是,袁世凯利令智昏竟然没有看到这一点。

当然,袁世凯也没有太多正确的信息让他做判断,他儿子上蹿下跳,甚至印假报纸给袁世凯看,让袁世凯以为认同帝制的人还是大多数,他也想做一个开国之君,开启一个袁家王朝,因此更愿意选择性的相信这些假消息。

其实天下人对帝制还是共和九成以上的人根本就没有特别的感觉,老百姓可没有那么高的政治热情,最关键的还是社会精英,南方新兴起的资本家,传统的老士绅等等。

说到底袁世凯要当皇帝,支持与反对的人只是五五开,大多数是不在乎。

因此决定成功与否的只有实力,奈何袁世凯以为他有300万大军,但其实能有多少战斗力,他就不知道了。

5月,袁世凯成立“帝制筹备处”,5月底蔡锷就悄悄离开北京,跑到了云南。

用了一个月整顿力量,6月初,蔡锷就打起了护国的大旗,要为为四万万人争人格。

蔡锷的老师梁启超,更是不支持袁世凯,早在年初他就辞官跑到了天津的法租界,天天在报纸上跟那些帝制派打对台,发表对袁世凯不利的消息。

蔡锷一回到云南,梁启超也立刻就去了,跟自己的学生约定,“事之不济,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