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九十四节 鼓励上市

第二百九十四节 鼓励上市(2 / 5)

意。

但一切都得等明年了,因为12月初的一场大雪,让西伯利亚方向的攻击戛然而止。俄军主力退守鄂木斯克猫冬。

相比北方的冰天雪地,山东,准确的说是青岛的温度则持续升高,当然不是气温,而是德国人的爱国热情。

在那个叫做伦茨的德国少年卖工厂支持国家之后,德国人掀起了一轮变卖资产的热潮,德国人大量卖出自己手里的资产,用来购买德国在青岛私下发放的债券,德国人又用筹集来的钱采购物资,尤其是粮食和青霉素。

德国的粮食减产确实很严重。如果没有外援,这个冬天因为饥饿而死的人,怕得有数十万人。

为了让德国人吃饱,至少是饿不死。每个月都得运输1百万吨粮食,这很不容易。

杨潮的大型飞艇,载重量在300吨以上的飞艇,总数只有2千多艘,而一艘飞艇往返德国一趟基本上就是半个月时间,一艘飞艇一个月也就运输600多吨物资而已。要运输100万吨物资,至少得1600艘大型飞艇。

杨潮当然不可能将1千多艘大型飞艇都投入到对德运输中,他只调动了1千艘大飞艇,这些飞艇以平均300吨的载重,低空飞行,也不能飞高了,飞高了装不了那么多东西,几乎是饱和负重飞向欧洲。

而且不能去德国,直接在德国占领的华沙火车站卸货,这样缩短了距离,让一艘飞艇一个月可以多飞半趟增加百分之三十的运力,就这样只要天空不下雪,杨潮就全力运输,勉强保证德国人的粮食供应。

来自中国的大米、面粉、玉米让德国人的这个冬天不再是芜菁之冬,他们吃着中国麦粉烤出来的面包、米饭和窝窝头,就着大头菜,这应该是大头菜之冬。

如此大规模的向德国出口粮食,让英国人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但是杨潮表明这不是军事物资,这只是为了让德国人不饿死,是人道主义救援,英国人的抗议十分无理,而且很不人道,甚至发动报纸讨伐了一轮英国人。

德国人推波助澜,把英国封锁的恶劣事迹拉到国际社会上,大量的德国营养不良的孩子,因饥饿而早夭的孩童照片发到报纸上,还是得到了许多的同情的。

就连一直在鼓动对德宣战论调的美国财团们,也被这一股舆论逆流搞的有些被动。

同时更是激发了一轮青岛人卖工厂筹资的热潮,当然卖工厂的主要还是那些没有背景,单打独斗的家族企业,克虏伯这样的巨头是不可能卖掉赚钱的工厂的,他们的道德观跟普通人不一样,这些商人已经进化到了贩卖死亡的阶段,只要能盈利,他们才不管其他呢,战争之后克虏伯甚至还向侵犯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