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二十一节 士大夫

第三百二十一节 士大夫(2 / 3)

道:“伯爵有什么遗言吗?”

索登道:“伯爵希望德国胜利。”

杨潮点点头。齐柏林临死的时候,想的还是国家,这就是德国容克。

“希望伯爵能够如愿。”

杨潮叹道。

他不由深思起来,成功的国家和失败的国家的区别,现在德国的核心力量显然是容克,这是一个地主贵族集团,脱胎于过去的骑士团,显然是封建贵族。

可是他们很好的适应了工业化时代,在国家的鼓励下,以增强国力为目标。他们投身现代化建设,把目标主要集中在重工业,他们统治了德国的方方面面,从金融集团到工业集团。都是这样的容克组成。

英国贵族也是这样,英国的贵族虽然也热衷在乡下建庄园,但是也积极的投身工业化建设,他们也很好的继承了传统道德文化,又发展了现代化产业,他们成功的转身从旧时代进入了新时代。同时将他们的国家从容的带到了现代。

同样的例子还有日本,日本人也成功的将武士阶层转化为了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力量,不提伊藤博文、山县有朋那些高层是武士阶层出身,就是一大批现代工业的参与者,也都是武士出身,比如三菱集团的创始人岩崎弥太郎是旧武士出身,虽然已经落魄,但是借着旧身份在明治维新前已经担任了下层官吏。三井虽然不是武士集团,却一直是依附武士阶层的商人集团。川崎家族是老派贵族。

可以说日本几乎所有的重要企业,都是脱胎于武士阶层,或者依附于武士阶层的,他们在革新的过程中,旧的势力集团并没有被清楚,而是成功的转身,所以他们的革新很平稳。就连美国都是华盛顿、富兰克林这样的绅士阶层建立的,并且政治始终掌握在绅士阶层中。

反观通过革命打到旧集团的国家,俄国就不说了,即便是最成功的法国,也经历过了几十年的动荡期,失去了跟英国人争霸海洋的时代,后来又失去了大陆的霸权,将波旁王朝时代奠定的霸权彻底的失去了。

英国人的贵族精神,德国的容克精神,日本的武士精神,美国的绅士精神,这些都转化成为现代社会的国家精神,让他们的文化拥有一个深刻的内核,而中国人抛弃了传统文化,乡村缙绅作为一个阶层消失了,城市疯狂膨胀中也没有核心文化,到处充斥着西方的文化符号,一个传承了几千年的文明国家,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内核,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剧。

但最关键的是,一个没有自己内核的文明,全部嫁接别人的东西,这样的国家真的有前途吗?后世的舆论界充斥着各种匪夷所思的声音,各种口必称欧美如何如何的人,仅仅是崇洋媚外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