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五十七节 给东方指路

第三百五十七节 给东方指路(2 / 5)

争订单后,虽然大部分利益都被中国的财团给拿走了,日本只得到了加工费,可是这至少让他们的企业恢复了产能,工人开始找到了工作,社会慢慢稳定下来。

同时日本采取外汇管制,他们赚取到的中国银两变成储备。稳定了日元汇率,经济已经稳定下来,日本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虽然经济规模比不上中国。但是明治维新三十多年打下的坚实基础,是中国比不上的,他们有完备的教育体系,义务教育覆盖到95%以上,在发达国家中这个数据都是很漂亮的。

大量接受教育的国民,就是最好的优质劳动力。而且他们的教育也采取了实用主义,教育的中坚力量,不是大学,而是一大批工业学校,日本人很容易就能培养出合格的工人。

因此投降后,日本不但很快的稳定经济,半年时间就恢复到了战前,而且在个别部门开始了告诉扩张,比如水泥工业,比如机器加工业。

日本经济的良好发展,当然少不了中国市场的开放,加入了东亚经济互助同盟之后,中国只对纺织业等轻工业进行了保护,对重工业反而没有保护,虽然日本的纺织品无法进入中国市场,依然保持萧条,可是他们的重化工业却开始发展,这些重工业的利润可比轻工业高的多,因此他们赚取的外汇还是很可观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就更要“感激”中国了。

“如果好好经营,我认为日本是能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发达国家的。现在你们没有军队,政府财政压力很小,正好可以投入经济建设当中。你们的条件也很好,甚至比我国都要好。我相信在未来十年,日本的经济水平就可以达到欧洲人的水平。你们对此也要有信心。”

杨潮对日本驻华大使伊集院彦吉不吝赞美。

而事实上,杨潮也是这么设计的,日本人在解除了武装后,一心搞经济还是很有前途的,最关键的还是机会,战争是一个机会,战后更是一个机会,就好像历史上日本被美国解除武装之后,他们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很短时间内就赶上了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

现在依然如此,战争期间日本人肯定能获得充足的外汇,为战后经济崛起打下坚固的基础,战后欧洲国家的重建依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日本便宜的水泥会获得一个更大的市场,一战后一直到1929年,全世界都会经历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客观的经济增长,接着这股东风,日本人完全有机会复制后世的经济奇迹。

“日本想要发展,还是离不开中国的支持,贵我两国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还得拜托贵国继续支持日本。”

伊集院彦吉十分谦卑的说道。

杨潮摆摆手:“中国支持日本是处于大局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