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九十节 繁荣时代

第三百九十节 繁荣时代(2 / 4)

周学熙真的动用自己的官僚身份来游说,日本人还真的未必争得过他。

杨潮不干涉,其实就是给日本人一个机会,一个公平竞标的机会。

对于水泥这种高污染的企业,杨潮并没有太多好感,尽管她可能盈利丰富,但只有盈利的话,她又不像纺织厂那样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作为化工工业,这是十足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没有必要太支持。

所以这些年,在东亚关税条款的优惠之下,日本的水泥才又打开了中国市场,水泥行业再次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

日本人跟梁启超沟通之后。信心满满,因为梁启超向他们保证,一定会公开公正,日本人有信心竞争的过中国的水泥企业,虽然日本的水泥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没有启新那种大型工厂。但是他们的工资低廉,原料便宜,因此是有价格优势的。

甚至必要的时候,他们的政府还会给这种可以大规模出口创汇的产业大额补贴。

日本实在太需要出口创汇了,经济危机几乎摧垮了他们数量众多的家族式机械加工厂,失去了战争订单后,这些家族工厂根本就没有有竞争力的产品,完全竞争不过山东的大型机械厂,目前日本可是中国最大的机器市场。

尤其是大型机床和精密机床,日本根本就制造不出来,不是机床生产有什么特殊秘密,其实就是一个技术积累问题,日本人自己生产的机床,每一个零件都跟山东的一样,可是他们的机床震颤严重,根本就无法加工稍微精密的零件。

而山东的机床工业,早期直接就是全部雇佣德国或者美国的老技术人员,然后慢慢的才培养中国工人。这种精密仪器,不是你拆开了,仿造出来就能使用的。牵扯到数以千计的零部件,加工时候的精度,安装时候的精度,都会影响整机的性能,一个零件微不可查的精度差,组成一台机床后,误差就大了去了。

日本人必须慢慢摸索,慢慢积累,以日本人那种性子,肯定能摸索出来,但是得十几二十年后了,甚至在中国竞争之下,能不能发展起来都是两说呢。所以现在的产业是,日本轻工业,中国机器制造业,相互互补,所以杨潮也不想把日本的轻工业给掐死。

而且也掐不死,这轮经济危机一两年就能过去,全世界的大繁荣,没道理让日本人享受不到,所以还不如让日本人觉得是靠着中国的扶持,他们才得以繁荣,以后只会更听话,现在就看他们自己争不争气,能不能通过竞标了。

另外一边,随着跟英法贷款的顺利进行,两国间的谈判也顺利结束,经过激烈的谈判,双方都做出了一些让步,同意将目前的关税壁垒降低到正常水平,对主要商品的税收降低到3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