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九十二节 大裁军

第三百九十二节 大裁军(2 / 3)

推动之下,经济良性发展。

所以这时候杨潮才选择裁军,他认为经济能够容纳不断复原的军人,能给这些人提供工作机会。

杨潮打算将军队规模缩减到两百万。用三年时间完成裁军,从明年开始,第一年裁撤一百万,第二年裁撤两百万,第三年再裁撤一百万,总计要裁撤四百万人。

裁军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组建军队不是问题,裁撤才是最麻烦的。连美国人当年打败英国后裁撤民兵都引起了兵变,更何况中国这个有悠久历史兵痞闹事文化的国度了。

所以才让吴佩孚准备了详尽的方案,是跟蔡锷一起准备的。现在执行的时候,蔡锷却已经不是总参谋长了。

杨潮为此特意让米青将已经赋闲在家的蔡锷请了回来,蔡锷知道关系重大,也没有闹脾气。大气的回到军中,担任裁军总指挥。

裁撤军队的同时,杨潮还做了其他的准备。

大游行!

一批批军队从前线回来,给他们发了最后一批崭新的军装,让他们精神焕发的在北京的大街上走过,组织了全北京的女学生沿途给他们献花。让他们享受到崇高的荣誉,也让老百姓看一看这些身经百战的战士的军容,改善一下百姓那种好男不当兵的腐朽观念。

报纸则大造声势,反复报道这几年中国国防军取得的一系列战绩,歌颂军人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并且公布那只军队将走过的路线,让老百姓可以有组织的前去欢送军人。

一只只军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昂首挺胸,他们走过北京的大街,两旁除了欢迎的女学生,和围观的大量百姓外,还有几个特别的“人”。

天上的飞艇,街道两侧的屋檐上,都架设着无数的照相机和摄像机,将他们的仪容记录下来,成为珍贵的资料。

一只只军队从北边的德胜门和安定门进城,在钟鼓楼前集结,然后径直向南,横穿紫禁城和故宫,在天安门两侧,他们看到了特殊的几个“人”,算是他们的前辈吧,那些人是杭州皇宫出土的岳飞等宋代名将。

所有的士兵都知道岳飞出土的消息,而且他们的军官都详细的告诉他们,这次有岳爷爷欢迎他们,于是当他们经过的时候,并没有意外,只是都不约而同的向岳飞行了注目礼。

四个穿着黄金盔甲的白玉名将,排列在天安门两侧,面向行军队列,手握宝剑,目光深邃,水晶的眼珠子好像穿透了千年时光,殷切的看着他们这些为国奉献的后辈。

一个个士兵穿过岳飞他们的队列,向南穿过天安门,然后过正阳门,最后从永定门出了北京城,然后继续行军,走向丰台大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