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九十七节 核心问题

第三百九十七节 核心问题(2 / 4)

杨潮则是场外的核心焦点之一,天天都有各国外交使节公开的或者暗中求见他,跟他交换各种政治意见。

德国人来了,他们感谢了中国对他们的支持。同时希望中国能够给他们提供一笔贷款,让他们能够稳定马克汇率。

马克贬值的太厉害了,战前汇率是1美元换4马克,到了战争结束那一年,瞬间马克贬值十倍,1美元差不多能换39马克。

这是因为战争中德国发行了太多的货币,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黄金支撑,所以只能贬值了。

战争中超发的货币还只是起始,可是接着德国人印钞机就停不下来了,第一他们必须支付赔款。英法知道德国没有黄金,所以他们只能接受德国的商品,德国一半的钢铁制品成为赔款给了英法。而生产这些商品的企业不可能不要钱,钱谁给?只能是德国政府给。政府给的只能是纸币马克。

按照经济理论,货币是实物的会计单位,只要有足够的实物支撑,货币是不会贬值的,德国确实生产出了足够多的实物,但是都作为赔款落入了英法的口袋。而纸币却留在了德国的市场中。这就是德国通胀的第二个因素,为赔款而增发的纸币。

第三个因素则是政府为了讨好民众而强行提高社会福利,提高工人的工资,给各个工业企业提供贷款和补贴,希望恢复德国经济。

现在的德国共和国政府是一个小政府,根本就没有什么威望,社会党人,退伍士兵,各种各样的组织都在向政府发难,都在向政府讨要利益,于是政府只有印钱这一招,无限制的用财政赤字应付问题,所以只能引发通胀了。

杨潮告诉德国人,贷款是可以考虑的,但是必须有抵押,中国的银行的风险意识很高,没有抵押的贷款是没有人会接受的。但是德国实在是没有什么抵押品了,论矿产,他们的铁矿煤矿基地被法国人占了,鲁尔工业区的矿产都是各个工业巨头的,作为一个工业发达国家,他们国家未开发的矿产真的不多了,就算有也没有什么价值。

没有贷款,德国人又询问能不能给与德国优惠的贸易条件,让他们的工业品进入中国,杨潮表示这个问题他没有权力做决定,而且国会也不太可能接受,德国只能跟英法一样享受同样的税率。

老实说给与德国目前的税率,大家都不太乐意了,因为中国向德国的出口实在是不给力,第一因为德国自己的工业也很发达,另一方面德国根本就没有钱在世界上采购物资,他们但凡有一点黄金,英法,尤其是法国人就上门讨要赔款了。

后世的人都说德国政府是不负责任的自己推动通货膨胀,目的是赖掉对外赔款,这话就太蠢了,同时代的英国人凯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