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六十二节 中欧自由贸易区

第四百六十二节 中欧自由贸易区(2 / 4)

几个国家代表都满意的走了,当然官方手续还得走一下,但应该不会有什么阻碍,这种小国。跟他们合作了,不会给潘训加分,跟他们没有合作,也不会给他失分,可有可无,潘训也不会觉得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

最重要的是法国。法国这几年跟中国经济上的互动加深,不但因为法国产品合适中国,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法国对中国的了解上升了,上升的程度比他们上百年的积累都大,因为他们直接留住了20万华工。

在法国政府的努力下,战后有20万单身华工,最终留在了法国。这对曾经高达500万的华工总数来说,只是一小部分。对于华工问题,法国数量庞大的党派意见很不一致,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他们就把这个问题提上了议程。

有的势力表示,要保持法国民族的纯洁性,拒绝中国人和其他种族留在法国,但也有的派别希望继续跟华工签订合同,让这些已经适应了法国的华工继续为法国工作,前者是民主主义者的态度,后者则是资本家阶层的意愿。

就好像后世的中国对中国姑娘嫁给外国人很不满一样,认为那些女人是自贱,20世纪的法国也一样,法国是一个民族主义很强的国家,舆论一直仇视法国女性嫁给外国男子,他们的法律和政策长期是不鼓励跨国婚姻的,一旦法国女性嫁给外国人,即刻失去本国国籍。

只不过人穷志短,战争中死亡了几百万法国适龄青年后,面对不留下国外劳动力就没有劳力可用的状态,法国人最后在现实面前低头了,他们修改了法律,对跟法国女性跟外国人的婚姻采取了一种妥协的态度,不但允许法国女性保留国籍,而且允许外籍男性加入法国。

在这种制度下,战争中跟法国女性发展出了爱情的20万华工留下了,当然更多的华工回国了,带回去了20万以上的法国媳妇。留下的华工中,相当一部分是娶了法国战争寡妇,还帮着法国人养孩子。

中国人是对自己睡过的女人感觉到有责任,但同时不认为自己对女人有专一的责任,所以这些人一边用辛苦的劳动养活法国女人和法国孩子,一方面在男女问题上也不干净,往往勾搭不止一个姑娘。

沉重的压力下,这些人不得不想各种办法,幸好中国人吃苦耐劳,压力之下也懂得变通,很快开餐馆的,开小商店的,洗衣店的,大量的华人开始从事商业,其中就有一些开始了对中国的贸易。

这些人在国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亲戚关系,同乡关系,都助力了他们的生意,所以法国产品竟然开始深入中国的乡村,雷诺的小型农用机械是最有代表性的,但是却不是唯一的畅销品,法国的各种时尚产品,服饰、香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