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六十三节 关东大地震

第四百六十三节 关东大地震(2 / 4)

包括卖大烟、贩黑奴赚来的不义之财给荷兰人投资者带去了大量的分红。

可惜时过境迁,金融太过发达,大量资本进入了国际贸易领域,整个国民变成了食利阶层,没人从事工业,所有的劳动力除了渔业和造船业之外,都是在从事贸易和为贸易服务,结果英国那些穷鬼开始工业革命了,工业革命的技术暴增很快就推翻了过往的贸易方式。轮船代替了汽船,荷兰人连贸易都失去了,寄托在贸易基石之上的金融业也垮台了。

幸好他们的祖宗宁狗拼搏给他们留下太多的遗产,他们在英国工业化之前的投资。英国人几百年都在给他们偿付利息,所以他们还保住了一个美丽的乡村。

“喜欢啊?西伯利亚那地方要做牧场比荷兰更大,更漂亮。”

杨潮告诉奥丽嘉说道。

夫妻携手离开荷兰,第一站就到了捷克斯洛伐克。

奥匈帝国给这个国家留下了太丰厚的工业资源,可惜的是奥匈帝国瓦解之后,捷克斯洛伐克不但失去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市场。而且还是去了奥匈帝国当年扩张到的出海口,这变成了一个内陆国家,他们得面对跟瑞士一样的困境,如何出口?

他们天然的出海口是通过德国,在汉堡港出口。

杨潮给她买的建议则是:“往南,通过南欧到希腊。”

往南距离中国更近,从希腊过苏伊士运河,就到了亚洲,从德国走还得绕过法国、西班牙走直布罗陀进入地中海,最终还是要经过希腊附近海域,等于平白绕路。

但是走希腊,这个难度很大,他们最近的距离是经过匈牙利、塞尔维亚、和马其顿才能到达塞萨洛尼基,经过三个国家海关协调,铁路调度都是很大的问题,如果往北走,不管是经过德国还是波兰,都只需要经过你一个国家,往南走奥地利和意大利也才两个国家。

捷克斯洛伐克希望通过奥地利走意大利的港口出海,因为他们跟奥地利毕竟曾经是一个国家,奥地利人显然更好打交道,比南欧塞尔维亚那些斯拉夫人更容易沟通,毕竟一战之中捷克的士兵也没少跟塞尔维亚和俄国的斯拉夫士兵厮杀。

杨潮不打算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活动,只是建议他们可以慢慢跟南欧的国家谈判,中国商船队在希腊拥有独立运营的港口,一旦捷克斯洛伐克可以打通往南的通道,到中国的贸易就很畅通了。

捷克斯洛伐克当然也想摆脱这个地理困局,决定做外交尝试。

接着杨潮跟捷克斯洛伐克的合作伙伴斯柯达工业集团和汽车公司参观。

书商克莱门特一直陪同杨潮,克莱门特帮助劳林在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